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77歲林姓鐵路局退休人員原本每天步行約6公里,多年前左膝內側關節疼痛,造成平日運動習慣改變,經接受機器人手臂人工關節置換術後即可下床行走,不必天天做復健。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人工關節中心副院長許弘昌指出,文獻統計,約2成患者進行傳統人工關節置換術後對關節活動度不滿意,推測可能因為醫師以解剖學做靜態手術規劃,2D的X光片無法滿足患者術後動態上的各種需求。
機器人手臂執行前需打造病人的3D骨頭立體影像,計算出最適合的人工膝關節尺寸與擺放位置,手術中也能及時調整或確認預定的位置;即使處理難度較高的髕骨或股骨關節面,也能準確磨除受損範圍,因為破壞少,病人康復也快。
許弘昌說,曾經歷傳統手術的林姓患者使用新式機器人手臂立體定位輔助膝關節置換術置換左膝關節,術後即可下床走路,不需面臨長期復健;病人亦表示疼痛感明顯降低,活動角度較傳統手術大。
許弘昌表示,傳統膝關節置換手術因需要使用許多參考點,對人體組織破壞多、傷口大,術後得做一段時間復健;新式機器人手臂執行手術則傷口較小、復元快、疼痛感較低、住院天數少等優點。
微創膝關節手術現階段仍需自費,如果關節正處於感染狀況並不適合手術。術後患者仍應積極鍛鍊下肢肌力,包括股四頭肌及膝蓋彎曲訓練,保護膝關節;另外,如有意外傷口、需要接受拔牙、植牙手術前,應服用抗生素預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