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專欄>前十字韌帶修補?-1


■吳重達

1980年代之前,若是前十字韌帶斷了,大部分是採保守療法,包石膏是免不了的;若是開刀,就是打開關節做韌帶的縫合、修補。

由於前十字韌帶沒有血液循環,無法自行修復;即使大費周章做了修補、縫合,結果仍然以失敗收場。終於,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被發展出來,經過不斷的改進,這個手術已是治療前十字韌帶斷裂的黃金守則,可以用自體韌帶,也可做異體韌帶,在有經驗的醫生操刀下,手術成功率維持在90%,可說是很好的成果。

當然,其他術式仍然有人在做。人工韌帶一直都在,雖然術後追蹤結果並不好,但還是有某些醫生執著於此,原因何在?就「子不語」了。歐洲醫生喜歡用人工韌帶搭配自體韌帶移植,人工韌帶是做補強用途。不過,近年來相關的報告不太看到了。

自1990年代起至今,超過20年的自體韌帶移植術後追蹤結果,各家報告都十分正向。不過,人類不滿足於現況,或追求與眾不同,或想標新立異的野心一直都在;近年來,開始有醫生又回到前十字韌帶修補的路。不同從前的是,在縫合的韌帶內或外加上補強物品。

韌帶修補加補強手術,宣稱好處是維持了前十字韌帶本來的解剖位置,保留了前十字韌帶的本體感覺,避免移植韌帶供應處的併發症與後遺症等。用什麼東西做補強?當然得經過設計、製造,這就牽涉到許多面向了。前提是不是免費的午餐,更不能賠錢。

醫學的進步常常是經由某些發想,再設法實行,追蹤結果而來。也許,在科技進步狀況下再回到從前,會得到正向成果。若真能成功地修補斷的前十字韌帶,那真是運動員的福音。

(作者現為台南奇美醫學中心骨科顧問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