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政治炒作二二八事件,何時才能休止?

蔡總統在今年二二八事件紀念會中強調「必須誠實面對自己的歷史」。(本報資料照)

台灣自解除戒嚴以來,許多國民政府一黨獨大的負面作為就成了民進黨及獨派團體批鬥國民黨用之不盡的素材,每年都紀念的「二二八事件」就是最好例子,使得該事件本應是台灣社會對那段威權時期「追求真相、弭平傷痕」的開始,卻成了綠營有心人士的政治提款機,因為在這些人心裡,真相不重要,藉此謀取個人政治私利才是正辦。所以,在少數政客仍執意炒作下,多數人希望朝野能放下仇恨、邁向新未來的期望,至今仍然落空。

今年的二二八紀念會上,蔡總統表示,「我們必須誠實面對自己的歷史、充分保障人權和人性的尊嚴,並堅守『民主自由不能交換』的價值信念」,還說「我們要團結、要努力,繼續定義出我們自己的歷史,讓自由民主的花朵,持續開遍美麗島」。然而,獨派可不做如是想,反而持續將矛頭指向國民黨,甚至還因為台北市政府主辦的「二二八紀念儀式」邀請前總統馬英九與會而決定杯葛,使得原定出席的副總統賴清德也決定缺席。連與獨派有深厚交情的國家副元首都選擇避風頭、以免招致反彈,可見得朝野政黨要真正做到和解共生是何等不易。

不可否認,二二八事件確實對台灣造成深沉的傷痛,畢竟在當時日本殖民統治結束、台灣民眾歡迎國民黨政府的時刻,發生官民相互對抗對立,實屬國家之大不幸,也為台灣後來的發展留下無法抹滅的印記,這些都是國民黨必須面對及承擔的重擔,也是不能逃避的責任,從行政院設立「二二八事件研究小組」到通過補償條例,到蔡政府成立的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歷任政府皆致力於消弭社會歧見、促進族群融合,只可惜卻敵不過炒作該議題所帶來的選舉效果。

儘管有心人士持續炒作,但二二八的政治邊際效應正逐年遞減,也有不少年輕世代理解到「歷史可以被原諒、但不能遺忘」的真正意義,所以縱使有偏綠媒體依舊熱衷於冷飯熱炒,越來越多人卻認為台灣應該學習放下,不讓歷史成為阻擋社會和諧的包袱。因此,國人雖支持蔡政府追求真相、挖掘威權時代的不公義,卻也反對民進黨獨占歷史話語權、偏頗解讀歷史事件,更反對把轉型正義當成政治正確的政黨鬥爭工具。

紀念二二八事件被貼上特定政治標籤,也是台灣無法擺脫歷史框架的原因。猶記得民進黨若干高官都曾和台北市長柯文哲一起出席紀念會,之後因利益衝突而分道揚鑣後,兩黨幾乎反目成仇,連象徵朝野和諧的紀念儀式都各自拚場,何來的全民團結呢?歐洲各國不計前嫌、共同紀念二戰結束,台灣何時才能看到相同場景?

從國民黨政府於一九九一年成立二二八事件研究小組推算,至今已有三十年光景,期間也歷經三次政黨輪替,每任總統都疾呼追查真相、弭平傷痕,結果卻是真相越來越模糊、朝野對立日益嚴重,太多政治人物都有虧欠國人之處。

台灣解嚴之前國民黨一黨獨大,加上國共兩黨武力對峙,當時的國民黨政府雖為日後台灣經濟發展奠定厚實根基,卻也為人民帶來難以抹滅的回憶。蔡總統雖然強調「必須誠實面對自己的歷史」,但蔡政府作法卻亟待商榷,因為許多人早把轉型正義當成獲取政治利益的捷徑,倘若蔡總統無法帶領民進黨以中立態度看待這段歷史,所謂的轉型正義終究會功虧一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