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重達
修補斷裂的前十字韌帶當然是將兩個斷端用線直接縫合。過去得打開關節做手術;現今則可在關節鏡下完成。如何補強呢?有靜態補強與動態補強兩種方式。
所謂靜態補強(static augmentation)是將補強物(基本上是各種人工組合編織物)放在與修補的韌帶平行位置,兩端直接固定在股骨與脛骨上。理論上,它是固定在韌帶的等長點上,因此不會有一下拉長、一下變短,而最終損壞的問題。
動態補強(dybamic augmentation)補強物仍是人工組合的編織物。這物體內有一彈性裝置,將一個彈簧裝在螺絲內(spring-in-screw mechanism),因此補強物具有某種程度的彈性。無彈簧端固定在股骨上、有彈簧端放在脛骨側,當膝關節活動時,這個裝置跟著活動,理論上分攤了前十字韌帶的負擔,因此保護了修補的韌帶。十分吸引人的想法,不是嗎?
到底有效否?哪種方法比較好?2020年12月美國骨科運動醫學雜誌有篇荷蘭的研究報告,就針對上述問題做了探討。他們收集到31篇相關報告,共有2422名接受手術的病患。研究結果分歧度很大,缺乏高品質、高可信度的證據,可看出到底是那種修補方法比較好;更無法提供證據說,目前這幾個修補的手術,可排入治療前十字韌帶斷裂方法之內。
醫師的想法是,前十字韌帶缺乏血液循環,除非能給斷裂的韌帶充分、永續性的血液供應。只是將它們縫好,最後組織仍然壞死。關節穩定最後是靠人工的補強物在撐,不論設計多精巧,強度號稱有多高,仍會走上斷裂、鬆動的最後結果。所以,目前碰到前十字韌帶斷裂,發生關節不穩定的病患,還是乖乖地做韌帶重建吧!
也許,將來那一天前十字韌帶血循問題得到解決,韌帶修補就會是開刀治療的首選方法。再等吧!
(作者現為台南奇美醫學中心骨科顧問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