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3機制 可以睡得好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灣每10個人中就有1人有慢性失眠問題。醫師指出,睡眠受到3個神經生理機制所調控,包括恆定系統、生理時鐘、清醒系統。民中可藉此檢視自己平時的日常作息與睡眠習慣,從中找出造成失眠的原因。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臨床心理師張琳指出,恆定系統、生理時鐘、清醒系統,是調控睡眠的3個神經生理機制。其中,恆定系統主要透過腺.苷酸讓人體可以維持一定量的睡眠。如果前一天熬夜,隔天身體自然會想補眠;如果白天睡太多,晚上自然睡不著。

舉例來說,失眠的人晚上睡不好,常習慣在白天午睡來補足睡眠時數,或是晚上回家太累就先小睡片刻,然而這麼做會消耗掉了一天固定的睡眠量,導致晚上又睡不著。因此建議這類型的失眠者白天盡量不要午睡(最多20分鐘),讓自己累一點,幾天之後,晚上就會好睡很多。

生理時鐘主要透過褪黑激素來調控人體什麼時間睡著、什麼時間醒來。一般來說,每天晚上會在一個固定時間開始想睡覺,早上會在一個固定的時間自然的清醒。

由於褪黑激素的生成與消退與眼睛接收光照有關,如果白天缺乏光照或是晚上光照過多,都會導致睡眠問題。建議此類型的失眠者可以在起床後看向陽光普照之處(至少45分鐘),在睡前調暗房間燈光、減少看3C產品,都可以幫助改善睡眠問題。

第3種調控睡眠的機制為清醒系統,通常在放鬆的情況下人會自然地入睡,但若在興奮、焦慮、腦中一堆想法的情況下就很難睡得著。像是夜間運動型者可能讓身體因為激烈運動處於亢奮狀態,影響夜間睡眠。因此若屬容易失眠者,建議還是將運動改在傍晚前完成。

改善失眠問題需針對各個不同的原因去調整生活作息和睡眠習慣,才有機會改變。張琳提醒,如果有其他類型的睡眠困擾,如打鼾、磨牙、惡夢、夢遊、夜間腿部抽動等,或嘗試過各種方式仍無法解決失眠困擾,這時建議可至睡眠中心做進一步的評估,由睡眠專業人員提供適合的睡眠治療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