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休閒〉飲水思源 安平古井之旅

到安平,逛老街、看古蹟和吃小吃,在遊人如織的角落、古色古香的民宅巷弄間,你是否注意到,隱藏在地下三尺的人文秘境「水井」,且數量跟知名的劍獅不相上下呢!

有人住的地方就需要可飲用的淡水,安平因淡水資源發達,更讓城鎮得以發展,一群「安平大小報馬仔」經實地查訪,看得見或傳說的約有三十口井,由得記中藥行陳義添、「台悠丸」陳玫臻、陳家怡及安平蚵灰窯文化館長林錫田、文朱社區發展協會、攝影師沈統斐及石門、西門國小和安平國中一起協力,推出「安平古井小旅行」,簡介十四口井的人文歷史,讓探訪安平更添樂趣,且在缺水當下,甚至可以成為社區居民的重要替代水源。

圖與文/記者林雪娟

半圓堡古井位於安平古堡北側,也就是傳聞和赤崁樓之間有祕密通道的古井。

半圓古井傳有秘道 延平古井淡轉鹹

  •  熱蘭遮城許願井:位於安平古堡內西側、熱蘭遮城博物館旁,屬於紅磚井,目前加蓋維護,目前古井底下,有先前旅人拋入的硬幣。

    熱蘭遮城許願井位於熱蘭遮城博物館旁,底下有許多旅人許願硬幣。

  •  半圓堡古井:位於安平古堡內北側、半圓堡壁下。許多人不知道,其實古堡有內外城之分,內城四面各有半圓堡,各有一井,水質不佳,主要為發射後的砲管降溫,據說當年荷蘭人被鄭成功圍困城內時,只好拿來飲用,如今只剩此處有古井,而它最有名的傳說,即是和赤嵌樓古井之間有秘密通道,但至今沒有明確證據。

    位於烏特勒支堡、安平第一公墓內的窯尾古井,仍是附近民眾泡茶取用之地。

  •  雞蛋花古井:位於安平古堡北側、二號探坑前,如今被填土,栽植雞蛋花,若非曾和擔任區長父親一起住在古堡內的林錫田指點,這個「盆栽古井」根本不會被認出。
  •  榕樹下古井:位於安平古堡內南側通道旁,目前被加蓋無法掀起,曾是古堡附近的聯勤橡膠廠員工的取水井。
  •  無形古井:位於安平古堡內台灣城殘跡旁草地,有木板遮住的抽水馬達,外觀已經看不出古井樣貌;據林錫田指出,該處曾為國防部汽車部隊宿舍,數十年前底下曾有一口井,供附近民眾使用。

    延平古井亦有「豆菜芽仔井」之稱,被列為古蹟。

  •  延平古井:古堡街五十三巷,這可是在清朝時少數「登記有案」的古井,被列為三級古蹟,恐地質關係,井水竟從淡轉鹹,不再使用,目前外圍以不銹鋼加蓋維護,其當年以甜美水質所孕育的豆芽菜聞名,「豆菜芽仔井」盛況不復見。
  •  難兄難弟古井:位於安北路一三一巷五號旁的巷後側(萬世宗祠旁巷內)。會如此取名,乃其旁的「阿福劍獅」不見,古井也荒廢,目前淤沙雜草叢生,因而被命名。
  • 環保古井:中興街三十七巷三號,位於私宅無法進入。特別的是,屋主當年接雨水入井,古井等同自家水庫。
    環保古井位於私宅內,民眾會將雨水導入井內,形同自家水庫。

    活力古井位於海山館內,當年為清朝水兵落腳處,如今仍有井水,供遊客懷古。

  •  活力古井:效忠街五十二巷一號(海山館內),當年為清朝水兵落腳處,後一度為民宅,後政府購回改為古蹟,庭院內的古井,仍舊汩汩,旁邊附設手壓式幫浦,供旅人使用和懷古。
  •  荷蘭紅毛井:效忠街五十二巷二號(海山館對面),該磚井巨大,外鋪水泥、上覆蓋,堆疊雜物,難以想像它是歷史悠久,傳說是荷蘭人派黑奴鑿挖的「紅毛井」,該地一度是社區交流中心。

    位於海山館對面的荷蘭紅毛井上方堆疊雜物,傳說是荷蘭人派黑奴鑿挖的「紅毛井」。

  • 神秘古井和半邊井:延平街五十八號(原安平陳保正厝,私宅)神秘古井改闢為有魚有水、有花有草的雅致院景,和鄰家共用的半邊井,目前只剩部分井壁,兩井之間存有照壁,組格外人目光,造型特殊。

    位於觀音亭旁的平安古井,往昔是信眾淨身洗眼保平安聖水。

  •  平安古井:觀音街三十三號(觀音亭旁),是信徒用來淨身、洗眼、保平安的聖水,而目前劍獅埕原是市場,內有一口井,可惜已消失。
  • 窯尾古井:運河路四十巷三號(弘濟宮側邊進入至巷尾)。當地舊稱烏特勒之堡,現為安平第一公墓,有些人對使用「墓地底下的水」有疑慮,然亦有團體指神明指示至此取「淨水」,為避免邪靈入侵,井旁設有陰陽界碑,上書「土木」字樣,古井位於安平最高的湯匙山,三百年前緊鄰海邊,但古井內的淡水源源不絕,附近居民泡茶、端午節取午時水存在數百年。

    盧經堂內的莫忘方井已被填平,改造為水池。

  •  莫忘方井:安平路八0二號,盧經堂厝內。清末商人盧經堂,古厝以往臨港,現存在日治時期完成,現為古蹟,原方井填平改造為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