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Views
〈中華學園〉最好的距離
台南市慈濟高中三年和氣班
◎吳佩萱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便好似一臺攝影機,刻刻擷取下生命的點滴,而相處進退間便如焦距般,焦距過短、過長,都可能失焦而模糊了結果。藉由一次次的互動與磨合,漸漸得丈量出人際間最合適的距離。
即便是再親暱的家人、朋友,時刻膩在一起也會造成摩擦與爭執。猶記兒時對哥哥唯一的印象便是無時無刻都在鬥嘴吵架,從睜開眼睛下樓吃早餐到走路上學,從家事分配到睡前關燈,無一不能成為引爆戰爭的火藥,當時的我,打從心底認為哥哥真是我生活中的一大亂源。
及長,哥哥到了城裡求學,一兩個月才能回家一次,有別於兒時的處處針鋒相對,開始珍惜和哥哥一起吃的每頓飯,深夜談心的一字一句。身處異鄉的我們,時空確實是拉遠了我和他的距離,但憑著這份手足情深,心和心彼此貼近。哥哥也成了我最強而有力的後盾,偶爾一通電話,一則承載共同記憶的訊息,都能替我重新點燃能量,繼續無畏地前行。
「距離」在現實中,是個能透過度量衡精準量化的單位,而在人際關係間,卻是相對的概念,可以是一道屏障、一道安全距離;同時也能是抽象的感情,用「心」催化出緊密相連,或許便能如穿越了蟲洞般,扭曲了距離,同時也拉近了感情。
醫病之間的關係,或許常給病人帶來幾分不自在且彆扭,但藉由診療距離循序漸進,從摸頸部到聽胸腔,由侵略性低的開始診視起,逐步降低病人防備心,調整出最適宜的焦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