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學園〉走進課程,遊日本

台南二中一年十一班 ◎吳政諺 教室中傳出陣陣歡笑聲,仔細一聽,原來是老師正用日文跟同學們打招呼,日語響徹走廊,熱情的氛圍漸漸從教室中流洩而出,期待日文課已久的我,三步併兩步衝進教室,此刻迎接我的是笑臉迎人的大夥兒,而我也就此開啟了日文之旅。 首先迎來的第一堂課便是學習語文文化,老師向大家介紹完日本文化後,接著開始介紹簡單的日文拼音--五十音,在老師講解完五十音後我發現,事實上,日文是用五十音拼接組合,這些聲母和韻母結合後就像在唱歌似的。當下,我彷彿踏入了美妙的世界,內心滿是興奮與雀躍,準備探索那未知的領域。 之後的每一堂課老師皆用了一些主題來介紹單字和文化特色。還記得有一堂課,主題是圍繞著「酒」所展開,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日本人喝酒文化和居酒屋文化,日本人很喜歡喝酒,以酒消愁,但特別不喜歡喝高濃度的酒,像是高粱;而居酒屋的酒實則不貴,或許還比其他地方便宜,真正貴的是下酒物,身為學生的我聽的格外認真,心中也因此種下了闖蕩日本的種子。 課堂一節節的過著,老師的字字句句皆讓我彷彿置身日本;單元一節節的澆灌,那一刻,萌芽正努力生長,內心正蠢蠢欲動。我知道,遠方的國度格外分明,總有一天我會踏足夢想之地,體驗其中美好。 對我而言,「日文課」已不是簡單的外文課,而是我探索未知的望遠鏡,一頭栽進日文世界的我,已身在其中……。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學園〉合群與離群之間

台南女中二年十七班 ◎李咨儀 曾閱聽無數影視、文章敘寫童年的美好與無憂,我卻未曾能夠與這些描繪或論述共鳴,更未曾因這些話語憶起某個美好畫面,甚至對於國小之前的記憶一片模糊,直到近幾年才意識到原因:我的童年,是一次次人際挫折串接而成的,並非無憂無慮的美好。 人際社交的應對進退,似乎是一項我未能擁有的天賦。我雖然從不是膽怯害羞的孩子,但行為及言語的不加修飾,加上不懂得將心比心和換位思考,使我在求學階段未曾屬於班上的中心群體,國小和幼兒園時甚至一度成了被排擠、孤立的對象。 彼時的我選擇逃避,躲進閱讀與創作帶給我的想像世界中,以此獲得喘息空間和難得的歸屬感。漸漸的,我在班上擁有了自己的定位—那個下課時仍抱著書看的女孩。我避開了自己所不擅長的交際和小圈圈的交流,在僅我一人的天地裡自得其樂,晃眼也就這麼度過了小學六年。可我仍會在意,會糾結於我未曾聽說也未曾受邀的聚會,會羨慕那些有全班同學幫忙慶生的孩子。我曾盡力釋出善意,卻換不來真正知心的好友,更無力加入那些早已形成的「上流階層」。於是在課業與競賽之外,我的國小回憶幾乎都是被有意忘卻的空白。 然而,我在離群之下卻似乎更能做自己,透過專注於自己所愛之事,我往往能自得其樂。隨著年紀漸長,也許我較能稍許修飾自己的言行,因而交到幾名頻率相近的知己好友,在往後的人際應對上也成熟許多,不再處處受挫。時至今日,我仍甘於做那離群的孤狼,而非合群的綿羊,在合群與離群之間,我選擇做自己,而不強求人際上的成就紛擾。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學園〉我非我

台南市建興國中三年七班 ◎崔恩睿 不足一尺的鏡面,雖然不起眼,每每對鏡,卻能映出人生的縮影。一直以來,我像艘沒有羅盤的船隻,迷失方向,只能永無止境的前進,直至能量耗盡,再也沒有力氣航行…… 端看鏡中的陌生人像,恍惚間,我究竟是誰?我曾認真思考這問題。我喜歡什麼?我擅長什麼?我最討厭什麼?仔細思索後,才發現是一團無盡的迷霧。每每對鏡,總瞥見生疏的自我,我以為的那個我,並非真實的我。 我愛彈琴,想成為下一位貝多芬;練羽球時,又想化身台灣羽球一哥周天成;甚至奢望長大出社會後,能向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者巴菲特看齊。然而,這張臉龐並非有三頭六臂,這都是無法達成的夢想,卻鎮日天馬行空,妄想自認成為天選之人,老天爺必會眷顧我,是嗎? 倘若將上述角色的能力,以六角形人格理論來分析,他們是某項知能特別突出的「特化型」,我則是各項能力皆平均的「泛用型」,是平凡不過的常人。唉!我不明白我要什麼,導致這個努力一點,那個努力一點,找不到明晰的方向,毫無頭緒。只盼,未來某日,能指出人生羅盤的向度,真切的認識鏡中的自己,或者,不是自己。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學園〉手機帶給我的快樂與煩惱

台南市果毅國小六年甲班 ◎鄭寀蓁 身處科技時代,幾乎人手一機,如此方便的設備,帶給大眾快樂,相對的也帶來了許多不同的煩惱。 相比以前只能打電話的手機,現在既可以傳簡訊、聽音樂,還可以記筆記和拍照片呢!現在的多元支付方式,更可以讓我們實現「一機在手,天下我有。」擁有手機我們不再需要相機,出門甚至不用帶背包,一支輕薄的手機,竟容納了所有的日常所需,它不只帶來便利,更為我們帶來了各種不一樣的快樂。 在手機裡的虛擬世界,我們可以做在現實不能做的事,更可以獲得崇拜,這正是在現實裡得不到的快樂,對我來說,最大的快樂莫過於把自己畫的畫放到社群,每一個讚都是對自己的肯定,每一個在留言區的誇獎,更可以讓我得到莫大的快樂。 而手機卻也帶來了各種煩惱,只要手機不見,大多數人便什麼都做不了,擁有手機人們失去了分享的機會,在吃飯時,大家看著手機,失去了交談的機會,而且一個不小心洩露個資,騷擾和詐騙訊息便接踵而來。 我們要善用手機,讓它變助力,並非阻礙,善用科技,讓生活更方便「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科技也是如此。能帶給我們便利,也能像刀子般帶給我們威脅,它是個雙面刃,希望各位好好使用科技。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學園〉橡皮擦

台南市寶仁國小三年義班 ◎邱子桐 再怎麼搓磨 也默默無聲 即使變了形 還是堅持理想 趕在自己消失之前 修整亂糟糟的筆下世界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學園〉知足樂活

台南市永康國小六年十一班 ◎劉翰隆 「人生就是要享受擁有的一切,並時刻保持微笑。」這是喜劇大師卓別林的名言。他認為,只要知足,就能擁有快樂。 那麼,你知足嗎?你感到快樂嗎? 快樂可以分為兩種:心靈上的快樂和物質上的快樂。物質上的快樂來自於購物、玩遊戲、享受美食等,這些都會讓我們感到愉快,但這種快樂是短暫的,無法持久。因為當我們擁有了一件物品,往往會渴望更多、更好的東西。 相較於物質上的快樂,心靈上的快樂更能帶來內在的充實。心靈上的快樂,例如知足、感恩、助人等,能夠讓我們感到滿足與幸福。 貪婪和嫉妒則會帶來不快樂。如果我們想要太多,可能最終會失去一切。易怒、無理取鬧的行為也會讓人反感,而愚昧無知則會使我們成為他人的笑柄。因此,我們的內心應該充滿感恩和惜福,唯有這樣才能擁抱真正的快樂。 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很簡單,只要珍惜當下的一切,懂得知足、感恩和付出,就能感受到快樂。記住,這個世界就像一面鏡子,你對它微笑,它也會對你微笑。因此,人們應該樂活,一切將變得無比愉悅、美好。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學園〉世間行踏

南大附中三年十五班   ◎陳柔薇 旅遊,並非要走過世界各地的名勝景點,吃遍各國的山珍海味,而是將煩惱拋諸腦後,享受旅行當下的奇聞趣事事,靜心感受周遭的自然景觀,細細聆聽大自然的美妙樂章,樹林間的蟲鳴鳥叫,亦或是海浪輕拍岸上的舒緩旋律,靜觀天色的一切變化,深入當地的人文風情,而這才是旅行的真諦。 旅行時的心情,也大大影響這趟旅程的體驗,若是遭逢失意、挫敗,即便是春暖花開的絕美春景,也會顯得春意閑珊,就如李清照在聲聲慢中所寫,「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面對丈夫的離世,看到天空中飛過的大雁,睹物生情,想起舊時的美好,更顯得惆悵之緒,「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秋季落下的滿地黃花,或許在常人看來是美不勝收的獨特之美,但在李清照的眼中,這一地的落花反而增添憔悴,更無摘花之閒情。心中所有的憂愁,讓旅程在悲傷及思念中度過,即便是艷麗之美景,也不能感受到一絲的歡愉。 而令我最難忘的旅遊,便是騎乘腳踏車,沿途欣賞路邊的美景,感受傍晚吹彿的涼風,輕柔且舒緩,讓人感受無比的輕鬆且自在,慢慢騎到海邊後,挑選一個空曠之處坐下,沙灘上細白的沙粒隨著身體的移動而下沉,如同被沙灘輕輕擁抱著,接住我所有的壓力和情緒,看著淨白的浪花隨海浪拍打至岸上,就如同輕盈的小精靈在海浪上輕快的跳著舞,把我從煩悶的情緒中抽離,投入海洋的擁抱體會自然的美妙。 隨著心情的轉變,海的聲音也帶給人不同的反饋,當遭受似潮襲擊時,面臨挫折與失落時,大海的聲音是沉悶的大提琴,低穩的琴聲中,訴說著無數的若悶與不甘,盼望可以得到眾人的認可;當心情愉悅之時,感受成長的喜悅之時,大海是高亢激昂的小提琴,用最響亮的琴聲,向眾人宣布他的歡愉之情。不論我遭逢人生中各種不同的滋味,海洋總是能用它的獨特之道,用最輕柔的雙臂接住高速墜落的我,療癒我每個受傷的時刻。 一趟療癒身心的旅程,無需遊歷世界各國,只需尋找一個自在的地方,仔細感愛自然間的所有變化,讓大自然用屬於它的方式,撫慰每個純真的心靈。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學園〉打破主流

台南市後甲國中一年二十一班    ◎曾詠晴 潔白的稿紙上,墨色的筆尖翩翩起舞,揮灑著想像,創造如夢似幻的筆下世界,但有一天,我引以為傲的作品全都不翼而飛,取而代之的是一疊的數學考卷,及成唯的科學書籍。 隨著AI科技的進步,理科逐漸轉為主流,身邊的同學們皆以醫學系為目標、努力鑽研數學及理化,我多次陷入自我懷疑,前方的道路一片迷茫,寫作不再是自由解放,深怕與他人不同,只好犧牲自己所愛,融入他人。曾經的筆下世界、成為作家的夢想灰飛煙滅,我反覆在人生這座巨大迷宮中探索,卻始終找不到開做未來的鑰匙,究竟要追尋自己夢想,還是跟上時代主流?沒有人能告訴我正確解答。 學校的作文比賽如常舉行,我卻猶豫不決,只好將報名表塞進書包,渴望從父母身上得到回答。一向會答應我的需求的母親,這次卻只說了一句引人反思的話:「夢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為現實,我們不就是生活在夢想中的嗎?」如同當頭棒喝,將我所有的疑惑全數化解,我立刻衝進房門,那熟悉的幽黃燈光、角落的書桌,以及布滿灰塵的稿紙映入眼簾,我重拾紙筆,意識沉入幻想世界,盡情的將情感抒發於文字中,直到此刻,眼前的黃金大道才緩緩緩浮現,跳脫舊有的框架,開創專屬時代,不理會他人的看法、實踐夢想! 夢想並不是跟隨,而是創造,即使身處狹谷深處,也能靠自己的力量打破主流,發掘解決之道,只要有想法,人人都能開創新時代,成為夢想領航者!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學園〉衝啊!攻頂趣

台南市億載國小五年十班 ◎蔡承翰 「啊!真累啊!」這是我爬過最最最累的山了!在我三、四年級時,我非常瘋爬山,一有空時,就會去爬山。 玉山是全台最高的山,海拔大約三千六百公尺,要爬到最頂端,是要有精銳的爬山經驗和充沛的體力,因為玉山地形很凹凸不平,所以上山,必需帶很多水和裝備,兩者加起來大約要一、兩公斤,背起來非常吃力,再加上要爬那麼高的山,真的是要花九牛二虎之力啊! 我和爸媽一起爬玉山時,突然發現一隻五顏六色的毛毛蟲,我一直看著那隻毛毛蟲,爸爸說:「那一隻毛毛蟲有毒,不要摸喔!」好險!如果爸爸沒有提醒我,我早就接觸到牠了。 要爬到頂端時,看到了一個涼亭,終於可以喘口氣了!休息完,繼續攻頂,數百萬棵的樹把活力四射的太陽遮了起來,走三、四十分鐘後,終於看到了終點站,太陽灑在身上,真是溫暖。滿身大汗,走了那麼久,真的值回票價,因為爬到最頂端,可以看到非常美麗的風景,而且還可以吹超涼風! 爬山不僅可以鍛鍊體能,也可以培養毅力,所以我非常喜歡爬山,更建議大家多爬山。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學園〉值得我學習的名人

金門縣賢庵國小垵湖分校五年二班 ◎辛昀恩 你知道宇宙之王是誰嗎? 西元一九四二一月八日,在英國出生了一位偉大物理學家,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史蒂芬.霍金。 一九五九年,霍金患上了「漸凍症」,當他得知時,曾一度放棄,在妻子的支持才重振旗鼓。後來他發表論文,接著,成為凱烏斯學院的研究員。 在發表了「黑洞蒸發論」研究得到認可後,霍金被任命為「倫敦皇家學會」會員。然而,三十年後,霍金發現自己的黑洞理論,其中有些部分可能是錯誤的。能夠承認自己理論是錯誤的,是一種極需勇氣的高貴行為! 霍金是個有毅力的人,他鍥而不捨的研究精神是最得我學習的態度。我要下定決心用功讀書,期許自己未來能於台大就讀!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