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期前後不適 中藥針灸可緩解

中醫師陳明珠說,中醫針灸藥方可有效治療婦女經期前後的病症。(台南醫院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正常的生理週期規律且週而復始,少數女性會在排卵期後至月經出血期,產生因應的生理現象及輕重程度不等的不適。衛福部台南醫院中醫科醫師陳明珠說,中醫針灸藥方可有效治療婦女經期前後的病症並作保養。

陳明珠指出,女性生理週期是以月為單位的一連串反復性生殖生理變化,婦女最常見經期出血時的下腹痛,俗稱「經痛」,輕度可能呈現下腹悶脹或緊墜感;嚴重時甚至服止痛藥也無效,或僅能輕微減痛,也是最常見的求治病症。其次是經前症候群,病人常在經前產生少腹(下腹部兩側)抽痛,或陰道發炎不適,輕者僅見生理性白帶增多、發冷、倦怠及嗜睡。排卵期出血也是常見的,通常是導因於荷爾蒙變化的影響。

另外,在女性生殖器官器質性引起的病理現象,常見子宮肌瘤及卵巢囊腫,除了導致經痛,常見會引發經血過多及月經週期不規律;嚴重的經血過多引發短暫的貧血現象,若是反覆發生則造成慢性貧血。

中醫對於上述各類的病症以藥物治療為主流,常用的有補血、理氣、疏肝、活血化瘀等各類藥物,依照症狀由醫師處方治療,常以3~6個月為觀察效期;痛症嚴重或急性處理可以針刺或艾灸緩解。

陳明珠說,若是生理或病理症狀較輕,未達病態且不影響日常生活,平日自我照護需注意事項,包括應記錄月經週期起迄日(即經來第1天及經淨日)、月經經血量評估(可以衛生棉的用換估算)、白帶的發生程度、生殖道的異常不適及發生日。在月經前期儘量不遇冷,忌冰品食物;經期前後儘量不熬夜、不過勞;經期後飲食可多補充蛋白質,有利於生理恢復及下一生殖週期的正常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