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發布最新一期國防安全雙週報,網路安全所研究員謝沛學以「美陸戰隊新作戰模式與台灣可能的角色」為題,說明計畫美陸戰隊更是希望透過由兩棲突擊艦、駁船甚至是浮動平台,將遠征前進基地擴充為陸上加海上的據點網絡,加強對地面與空中機動部隊向外突擊支援,而台灣則可作為「遠征前進基地作戰」的關鍵核心。
國防院表示,今後陸戰隊須轉型為具「遠程精準打擊能力」分散小部隊,執行「遠征前進基地作戰」(EABO)任務,以垂直起降的MV-22魚鷹式旋翼機、濱海戰鬥艦、突襲快艇搭配無人載具,快速在選定的島嶼、島礁間進行突襲並迅速撤離的機動作戰,目的在於將對手領域周邊的一連串島嶼、島礁改造成飛彈陣地。
國防院指出,若美陸戰隊將台灣及所屬周邊小島作為「遠征前進作戰基地」 的一環,在戰事發生初期,至少有宜蘭港、花蓮港、綠島、蘭嶼、小琉球及東沙這六個地點,由於台灣海峽平均寬度約一百八十公里,透過M142 HIMARS多管火箭,發射射程可達五百公里以上的。可輕易涵蓋整個台灣海峽,甚至巴士海峽,對於企圖強行繞至台灣東部海域的解放軍航艦戰鬥群是極大的威脅,迫使其艦載機必須隨著艦隊回撤,而減輕台灣的防禦壓力。
國防院分析,由於美國陸戰隊在第一島鏈的作戰想定是必須在不利的環境,特別是沒有足夠空中支援的情況下,快速在選定的島嶼、島礁間進行突襲,並迅速移轉至下一個定點之機動作戰,當台海衝突最壞情況出現,也就是共軍開始強行登陸作戰。
報各指出,當解放軍強行於北部展開登陸作戰時,代表敵軍已掌握一定程度的海空優勢。此時美陸戰隊可透過作為指管中心的F-35B戰鬥機進行戰場調度,將情資傳給由後方海域待命航艦起飛的海軍F/A-18E/F戰鬥機,甚至是從關島或印度洋迪亞哥加西亞島基地趕來的B-1轟炸機,以射程可達九百公里的AGM-158C反艦飛彈,重創在台灣東部海域進行封鎖任務的共軍航艦戰鬥群,迫使解放軍艦隊及其艦載機隊必須往沿岸回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