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罷免是人民對不適任民代的意志展現!

選民醞釀對林昶佐提出罷免案。(取自「罷免林昶佐」臉書)

正當新冠肺炎疫情趨緩之際,台北市環南市場又爆發新一波群聚感染,為台灣能否解除三級警戒增添新的變數,台北市長柯文哲因而飽受抨擊。對於政府防疫缺失而咎責官員本來無可厚非,但若有政治人物想藉機炒作個人聲量、甚至遮掩蔡政府的防疫失當,恐怕就會引爆爭議。

環南市場在地立委林昶佐陪同中央政府官員到環南市場時,想藉機當面給柯文哲難堪。怎知原先編排的衛福部長暖場、林昶佐開砲戲碼,竟被市場自治會會長怒嗆「自疫情開始,根本沒關心過我們」的一席話而破功;而且自治會會長自曝「虧我支持你(林昶佐)」,更讓綠營網軍啞口無言,無力幫林昶佐扳回一城。現在更有在地居民氣憤不已、醞釀對林昶佐提出罷免案,展現對不適任民代不滿的集體意志。

倘若罷免連署真的成案,加上台中也即將對立委陳柏惟進行罷免投票,顯然民眾越來越了解如何利用罷免案來制約無法真正反映民意的民代。綜觀中華民國政治史,雖然罷免案最終成功的案例屈指可數,不過至少可以給那些當選後就脫離民意的官員或民代們一個當頭棒喝,那就是既然可以投票支持,當然也可以收回。

由於過往的罷免程序繁複、門檻又高,所以很難成功,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希望選民嚴肅思考罷免的利弊。然而,自從民進黨重返執政後,不惜以違反民主精神的方式,大幅降低罷免案連署過關門檻,將罷免當成恫嚇反對黨的政治工具,其實已違背創設罷免權的初衷及目的。

近年來最著名的罷免案例,就是民進黨力推的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國民黨提名的韓國瑜,以「賣菜郎」之姿在短短不到一年時間就打破民進黨的高雄鐵票區,蔡英文當然心有不甘,勢必要討回顏面。表面上「罷韓四君子」是民間人士,實際上都是與民進黨有密切關係的側翼,從發起人之一在民進黨贏得市長補選後就被任命為副市長來看,根本就是罷韓案過關的政治獎賞,所謂的民間自發行為之說也不攻自破。

正因為民進黨的「報復性罷免」激起更多民怨,使得被戲稱為「全國不分區議員」的桃園市議員王浩宇也遭到相同命運。王浩宇固然可能覺得他是受到池魚之殃,但更多原因就在於他「只問立場、不問是非」的風格備受爭議;而且若非他的言行已偏離民主政治常規,怎可能會有遠比他當選票數還多的選民投票支持罷免?

只知監督在野黨、忘記自己職責的陳柏惟也面臨罷免,雖然是否於八月二十八日舉辦罷免投票仍待中選會決定,但他遲早還是要面對選民檢驗。林昶佐有選票優勢,但隨著不滿蔡政府防疫的民怨越來越高,他恐怕也不敢托大,近日勢必會在選區增加曝光度,藉此削弱罷免連署動能。

從選民利益角度來看,若民代因畏懼被罷免而改變高傲姿態,何嘗不是正向結果?換言之,倘若所有官員及民代對權力都有敬畏之心,人民又何須動用罷免權來制衡脫離民意的民選代表?

在蔡英文主政的這五年,我國民主政治的制衡能力日漸沉淪,綠營網軍及執政黨控制媒體是兩大主因,尤其綠營網軍更是頻繁脫序,不僅暴露出民進黨不擇手段地追求、鞏固權位,更破壞了民主政治應有的理性辯護空間,絕非台灣民主發展之福。倘若民進黨不願正視接二連三對綠營民代的罷免案,民意勢必會繼續反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