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拾火

2111

 文/攝影 陳玉姑

拾火Kalimantan‘prop,Kalo’orip是阿美族語,意指生活的依靠以「火」為主題,創作出火之意象的木頭雕刻,呼應生命的起源。

藝術創作者是阿美族青年拉飛郡馬,為「2020年臺東縱谷大地藝術季」推出以木為媒材以火為傳承象徵的作品。「拾火」的裝置地點在臺東池上「魏家莊」往上走的梯田梗旁的空地,池上「魏家莊」大家長魏建鼎原是新竹客籍人氏,於民國21年攜家帶眷十名兒子,遷居臺東池上拓墾謀生落戶。民國42年政府實施「耕者有其田」,地主田地釋出,魏家十兄弟由承租土地的佃農,搖身一變而為擁有土地的自耕農。

「拾火」以實木雕鑿其底座顱首,削長如筆的髮絲,根根緊靠如林插立頭皮,矗立如觀音千手直指蔚藍穹空,呈現亙古的張力;臉面中線是稜角挺立的鼻翼;與緊抿的雙唇上下對映的是一雙矍鑠的睜眼,俯視坡下的燈火萬戶,厚實安穩的守護家園。

支立一旁的矩形壓克力面板,題著泰戈爾的《漂鳥集》第145首短詩以示作品簡介:「燃燒的火焰,以她的炙熱警告我別靠近她。但是,燃燒我吧!使我不再只作那炭灰裡的餘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