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3+11是否為防疫破口?責任不容甩鍋!

3+11決策過程陳時中從一開始就前言不對後語。(中央社,資料照)

日前中央防疫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沒有所謂「三+十一」破口。消息傳出後網路上一片撻伐,因為三+十一政策轉折導致諾富特群聚感染,進而引起台灣疫情爆發,幾乎已成為社會共識,陳時中竟然在此時翻案,明顯是想甩鍋卸責。

從時間上看,今年四月以前,台灣疫情相當輕微,偶有零星確診個案。然而,在民進黨立委范雲「強烈建議」」下,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四月十五日起,放寬國籍機組人員返國檢疫措施,由居家檢疫五天採檢陰性,再自主健康管理九天的「五+九」,調整為居家檢疫三天採檢陰性,再自主健康管理十一天的「三+十一」。四月二十日起,就陸續出現多起華航機師及家屬確診案例;四月三十日開始,諾富特防疫旅館爆發群聚感染;緊接著蘆洲獅子會、宜蘭遊藝場、萬華茶藝館也相繼發生群聚感染,疫情一發不可收拾。

從此一過程來看,台灣由全球「防疫模範生」淪為國際媒體嘲諷的後段班,其原因固然錯綜複雜,但三+十一絕對是關鍵因素。

再從確診病例的相關性來看,五月十三日發現蘆洲、萬華、宜蘭群聚病毒基因定序與華航諾富特群聚事件相同,都是SARS-CoV-2的變種B.1.1.7譜系;陳時中、張上淳都曾表示,當時確診的個案都是同一個病毒株序列,推測為一條傳播鏈。先前陳時中既一再強調,台灣沒有社區感染,那麼台灣從五月爆發的大規模疫情,源頭極可能就是華航與諾富特群聚感染,而這兩者又與三+十一息息相關,從這個角度來說,認定三+十一是大規模社區感染破口有什麼不對?

令人氣憤的是,陳時中從一開始就前言不對後語。五月二十八日他說放寬三+十一會議是副指揮官陳宗彥主持,第二天被踢爆陳宗彥根本沒參加,是他親自主持;他又強調政策經過專業討論,但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爆料,專家會議從未討論過三+十一。陳時中也說他為此事負責,問題是,蔡政府至今並沒有究責,陳時中也沒有受到任何懲處,試問,這算什麼負責?更何況八百多條人命,一萬四千多人確診,將近三個月的三級警戒造成社會和經濟的重大損失,陳時中能負擔得起責任嗎?

平心而論,三+十一政策調整的後果,事前確實難以預料,但指揮中心在沒有切實評估醫療量能是否充裕?疫苗是否足夠?防疫管理是否落實?配套措施是否完備?就貿然鬆綁,主其事者當然難辭其咎。然而,滿口「我負責」的陳時中,非但沒有痛切反省檢討自己的過錯,反而不斷甩鍋卸責,這種態度怎能令人接受?

同樣的,疫苗也反映政府官員推諉責任。先前從總統、行政院長到衛福部長都信誓旦旦,強調疫苗已經足夠,要國人放心。然而,疫情爆發後才發現政府採購的疫苗可望不可即,去年十月三十日台灣訂購的一千萬劑AZ,目前僅到貨兩百四十一萬劑;先前採購的五百萬劑莫德納與加購的一百萬劑,實際到貨僅約一百五十萬劑;以致台灣目前疫苗覆蓋率雖號稱將近百分之四十,但實際完整接種人數只約百分之二點五,在主要經濟大國中敬陪末座;更諷刺的是,如果沒有美、日捐贈疫苗,這些數字還要再嚴重打折。

然而,從三+十一到疫苗緊絀,何時看到陳時中、蔡政府自我檢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