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琴
有一天路過某鄰近書局,站在店門前不遠處等紅綠燈,突然心血來潮、東張西望觀察其「風水」──唔,大門居然正對捷運高架橋的橋墩耶……,那人家也經營了十多快二十年,這間應該沒事的啦~~
隨後不久,偶然收聽到某美語電台的本地新聞,於尾端居然播報,該分店也在關閉的名單上,頗為吃驚,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當初集團會在這地段設點,想必也做過市調研究──方圓五百公尺之內,共有兩所高中、一所國中、兩所小學、一所醫護大學、數所公廣集團電視台,文風鼎不鼎盛很難說,至少也算是「文教區」吧──時迄今日,所有這些文教機構,潛在閱讀人口,居然撐不起一家像樣的書局!
不禁感嘆「看書」風氣已漸式微,甚至稱得上是老派行為,遑論要年輕讀者掏零用錢買書了!曾抽樣問過週遭有閱讀習慣的友人,都說直接在網路上訂購,沒再光顧實體書局;再者,看書不一定得看紙本,電子書也挺環保的呀!
該集團早就看清這點,據稱其七成的盈利來自生活食品雜貨類,書籍反倒成了配角似的。沒辦法,任何企業要生存下去,總得適時調整營業方針。如今第二代經營主接手,很明顯也在調整營業方針,先把許多不賺錢的分店據點砍掉,暫且止血。不禁懷念起第一代創始人的「擴張主義」,雄心勃勃到處插旗,就像前同事所評曰:「附近有沒有可逛的書局,生活品質差很多耶~~」
太愛逛的結果,也造就了在下的「囤書症」。
「囤書症」之症頭,診斷方式非常簡單:
某本書實在太重要了,一定要先買起來放著;至於甚麼時候好好拜讀,那就再說吧。(就像以前同事所說的,整理收納的書籍先囤購一大堆,心就安了;至於房子有沒有落實打掃,再說吧。)
症頭比較嚴重的情況是,隨後看到同一本書,又覺得太重要,非買下來不可;買了第二遍還不自知,幸好有一天無意中發現,否則可能會重複購買第三遍……
堪以慰藉的是,眼前的「誘惑」源頭消失了,家中堆得滿坑滿谷的「重要」書籍趕快消化吧!
回想書局的「最後一夜」,平日有買書沒買書的全湧來了,應該也算是本區的「盛事」(盛大的憾事),立腳架攝影錄影的,鑽進鑽出,購書等結帳的人龍排得好長好長;買了第二遍還不自知,幸好有一天無意中發現,否則可能會重複購買第三遍……,若是平常有今晚一半的熱烈人潮,恐怕也不會面臨關閉的命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