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32歲王小姐懷孕時就決定產後要親餵母乳,剖腹產順利生下第一胎後開始母乳哺餵,本以為親餵母乳是件很自然且水到渠成的事,不料,產後2週乳房腫脹一碰就痛、孩子含乳不順、乳頭破皮劇痛有膿瘍,接著出現發燒、畏寒、全身痠痛等,到醫院打2週抗生素治療才痊癒,繼續餵母乳。
奇美醫院婦女保健中心主任洪雅珊表示,檢查發現王小姐的左乳有明顯泛紅發熱疼痛硬塊,乳房超音波發現硬塊下有約3公分的乳房膿瘍,經以針頭抽吸抽出15cc的膿樣乳汁,進行細菌培養後顯示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很多媽媽在哺乳期間都碰過乳腺阻塞、乳頭破皮、乳房疼痛甚至是乳腺炎的經驗。甚至有媽媽說,乳腺炎的痛比生產還痛,一生難忘,也因此泌乳性乳腺炎常常是導致媽媽放棄哺乳的重要原因之一,乳腺炎的發生率約3至20%,最常在產後2至3週發生,亦可能在哺乳期任何時間發生。
洪雅珊說,乳腺炎通常是經過階段性的惡化才形成,起初可能只是乳房腫脹,接著乳汁沒有有效排出而導致乳汁鬱積,造成乳腺阻塞,此階段若未及時移出乳汁,可能會變成非感染性乳腺炎,若加上細菌侵入,就會惡化成感染性乳腺炎,最後甚至是產生乳房膿瘍。
因此,若能在早期的乳房腫脹、乳腺阻塞時期積極有效地移出乳汁,便能預防後續乳腺炎的發生。寶寶不正確含乳、吸奶效果不佳、乳汁無法有效移出、乳頭皸裂破皮、限制或延遲餵奶時間、奶量過盛、母親身心疲累壓力大、吃太多高油脂食物、趴睡及內衣太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