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5重點 居家快篩不失準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國內核准發售居家快篩試劑逾2個月。醫師提醒,應掌握5個重點避免結果失準,包括操作前請清潔雙手、仔細閱讀保存期限、要使用之前再開封、拭子應充分浸泡於試管,以及擺放日期拍照存證等。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醫師陳宥達表示,居家快篩試劑必須自行操作,部分民眾在閱讀說明書後仍有疑惑,為此,他提出5個使用重點。首先,操作前請清潔雙手,若是手部不潔,細菌可能會汙染拭子(棉棒),造成結果失準;另,應仔細閱讀保存期限:跟所有日用品一樣,過期的快篩試劑可能已經失去效力,結果也無法參考。

此外,居家快篩試劑應要使用再開封,不少民眾習慣拿到快篩套組後,就會拆封所有物件備用,反而可能造成未使用的內容物過早暴露於環境、影響結果。

在使用時,拭子應充分浸泡於試管:有些民眾會以蜻蜓點水的方式將拭子沾入試管,但浸泡若不夠久,檢體與緩衝液沒辦法混和,會無法得到正確的結果;最後建議可將檢驗結果與可顯示日期的物品放在一起拍照,以便後續作為證明使用。

陳宥達也說,各廠牌試劑在操作上有些許不同,詳細步驟請參照各廠牌說明書。當所有檢測步驟完成後,請妥善處理廢棄物,以免造成環境汙染。

一般居家篩檢適合在確診者較多的高風險區,或與確診者足跡重疊時使用,陳宥達建議,如果民眾有疑慮,在疑似發生接觸的兩週內,可以每5天進行一次篩檢,之後每週進行一次即可,期間假如出現疑似症狀,建議可以儘速就醫診斷。隨著疫情趨緩,民眾如果有證明出示需求,也可自行進行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