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麟
台南市定古蹟「原臺南州會」,修復工程已近尾聲,牛眼窗和典雅的建築立面風華重現。回溯這棟長期做為民意機關的創建年代,見證了台灣民眾政治參與的初創歷程。
日本統治時期,台灣民眾對殖民政府夾雜著繁複、曖昧的情緒。一方面,是對殖民地化的反抗,這是憤怒;另一方面,因殖民政府推動的近代化,整體生活環境逐步改善,確有正面評價。日人在台的五十年統治,大致是這兩條線交織起落的歷史。
一九二0至一九三0年代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活動,正是台灣邁向近代化的重要一環。由林獻堂等台灣新興知識分子發起的請願活動,歷經十四年十五次,不但受到留日台人支持,明治維新後的日本,終究在西化風潮下,於一九三五年由台灣總督府公佈實施「改正臺灣地方自治制度」,並舉辦首次民選議員投票,台灣人在殖民統治下,開始有了具有民權初步的突破點。
一九三五年台南廢官派的州協議會,改設官選、民選各半的州議會,並為議事需要,同年進行 「州廳舍會議室新築工事」,也就是今日修復的古蹟「原臺南州會」首度見諸官方文件。
首屆州議員編制卅六人,任期四年,官選及民選各半,民選共十八席,台籍十人當選、日籍八人。雖說是民選,也不是一人一票,只有「獨立生計年滿二十五歲人上,並年納五圓稅額以上的男子」才有選舉權,換言之,選舉投票有年齡、性別、財力等門檻,女人不能投票、沒有一點經濟能力的廣大農工大眾也沒有投票權。
台灣總督府為當年量身打造的州會,給予人民參政的空間,今日看來是如此狹窄,但「原臺南州會」見證了台灣民眾在殖民統治下,爭民權、催生民意機關、實現地方自治的草創歷史。
此外,回顧當年台灣議會設置請願時期的重要推手—台灣文化協會,今年成立屆滿一百年,站在「原臺南州會」的古蹟裡,回顧當年台灣文化協會掀起的文化社會啟蒙運動、喚起人民政治參與意識的風潮,也別具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