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睽違七個月之後,美國總統拜登於十日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第二次通話,希望在日益升高的緊張對峙中,尋找到能化解彼此歧見之道。誠如拜登清楚表明,美國會持續努力並負責任地處理雙方關係,以確保「美中競爭不會演變成衝突」。據美方官員透露,由於前幾次的政務首長對話都不歡而散,因此亟需雙方領導人親自拍板定調,以利後續的合作。
習近平則指,雙方「能否處理好彼此關係,攸關世界前途命運,是兩國必須回答的世紀之問」,更強調「中美關係不是一道是否搞好的選擇題,而是一道如何搞好的必答題」:合作則兩國和世界都會受益,對抗則遭殃。他認為雙方應在尊重彼此核心關切、妥善管控分歧的基礎上,為兩國關係增添積極因素。
從白宮只發簡短新聞稿、但新華社鉅細靡遺的官方報導來看,兩強權關切重點不同,也確實存在巨大歧見。美國希望在競爭之餘,雙方亦能在經濟問題、氣候變遷和新冠肺炎疫情等重要議題上,進行密切討論與合作。然而,習近平開宗明義指出,中共當局從未拒絕與美國或其他國家開展合作,但由於美國採取的政策導致雙邊互動遭遇嚴重困難,使得合作基礎早被破壞殆盡。
換言之,即便拜登在日前的通話一改二月的強硬立場,對中共侵犯人權、軍事擴張及戰狼外交等爭議都隻字未提,但若拜登政府不改強硬路線,中共恐怕不會輕易妥協,畢竟習近平已有與美國進行一場「持久戰」的心理準備,目前的對策就是「先安內、再攘外」,不再讓美方主導對話及議題走向,以靜制動來因應美國的挑戰。
外交慣例往往是「沒說才是重點」。白宮新聞稿並未提到台海問題,不過大陸報導則放在拜登重申「美國從無意改變一個中國政策」的立場,並「願開展更多坦誠交流和建設性對話」。對照美方官員解釋此次高峰對話觸及經濟、氣候變遷及新冠疫情等說法,豈不有欲蓋彌彰之嫌?畢竟這三項議題怎可能需要拜習親自出馬?
很顯然,美國把台海事務當成美陸關係之一環、卻不是重要議題,因此只是表達既定立場;然而,中共將台灣問題視為核心利益,不容美國等外部勢力介入,更不允許美國打台灣牌來牽制其發展,所以當外媒報導拜登政府極可能同意將「台北駐美經貿文化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時,勢必會對台美陸三邊關係帶來劇烈震盪,台灣的承受能力就備受考驗了!
中共對立陶宛同意我國在其首都開設「台灣代表處」感到憤怒,還召回大使以示抗議,怎可能對美國將我代表處更名的風聲放任不管?倘若台海因此發生危機,將如何收場?恐怕是拜登政府及民進黨該真正擔心的。
熟悉台海事務的美國學者葛來儀就質疑更名是否真的符合台灣利益,認為美台雙方應將精力放在強化台灣安全議題上,而不是搞些象徵性手段挑釁中共,以免得不償失。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長包道格也提出類似警示,認為恐將對美陸及兩岸關係帶來難以預料的衝擊。
可想而知,蔡政府希望藉由拉抬台美關係來抵銷國人對其執政的不滿,尤其以仇陸牌凝聚支持者、打擊在野黨的策略近年來收效顯著,所以駐美代表處更名成功與否,都是能轉化成大內宣的最好素材,這才是民進黨最在意的結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