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環保署十二日審查三接外推環差案,經濟部強調三接是為了穩定供電,聯盟質疑三接外推方案欠缺科學科據,審查歷時逾三小時,最後環委要求補充藻礁生長及泥沙覆蓋情形改善措施或可能復育規劃後,擇期再審。
環保署昨下午舉辦「桃園市觀塘工業區工業專用港環境影響說明書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外推方案)」專案小組初審會議。開發單位大陣仗動員,除由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坐鎮外,中油包含總經理、天然氣事業部執行長、局處長也列席,更邀請協助環差報告的各專家學者出席協助釋疑。
中油表示,三接開發歷程都是以縮小、迴避、減輕為主,現在外推方案由工業港外推四百五十五公尺,航道及迴船池不浚挖;離岸一點二公里,完全避開潮間帶藻礁;取消原二十一公頃外海填區,不破壞海床下礁岩;預估施工時程將延長二點五年,增加新台幣一百五十億元預算。
環評委員中不乏支持外推方案者,如環團所提替代方案中台北港的可行性,有環委表示之前在工程顧問規畫做了十五年,設在台北港會有工程技術、時程的問題,另外也有海岸管理、區域計畫等問題,都可以討論,但他認為不可行。
由於提問與回覆多為專家學者,會議一度變成研討會,而經濟部方案及工程專有名詞需要白話清楚連結,皆由曾文生轉述,讓環評主席稱讚曾文生是「專業的翻譯」;中油所邀集各方專業領域人士連番針對波浪影響、泥沙淤積、海流流速等逐一解釋。最後經閉門會議討論,決議此案補充修正後再審。
藻礁公投推動聯盟領銜人潘忠政表示,「外推方案」真正的目的是不希望進入較嚴格的環評審查,而以環差的方式提出變更,較容易通過,且中油、經濟部對於環團的問題大多答非所問;且為了防疫,在三分鐘發言之後就必須到其他會議室看轉播,開發單位不回應也「一點轍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