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風景、水墨山海 南美館推二展覽

藝術家陳妍伊作品《楠西的維納斯》,以蜂蠟翻模自身懷孕情況並添加電子零件,展示有機城市願景。(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南美館成立後,關注在地風景和風土,推出「碰觸到風景背後的那一刻」,緊扣在地連結;另推出「水墨山海─當代景觀山水的形韻」,帶你暢遊水墨中的台灣。

南美館指出,二館的建築本體和位置有其地理上的歷史脈絡,美術館除展示藝術,更形塑城市文化風景的歷史現場,多項展覽以風景和風土探討南台灣文化底蘊。

「風景」展邀請四人參與。李欣芫以聲音為思考,以水創作,思考環境和生命連結;林書楷自家因都更而被拆,創作一系列記憶和想像的城市,描繪人類在現實壓力、文明壓抑的精神寄託。

陳妍伊推出攝影作品「CCTV Birds」系列,以電線桿上的監視器為創作題材,和具有歷史、政治象徵的建物為背景,隱喻監控視線下的權力;張婷雅以水墨畫的「臥遊」為概念,以屏風為主題,藉由階梯、氣流、植物等元素穿插其中,探究生活中的內外空間變化。

而台灣當代水墨畫發展受東西方繪畫傳統影響,自二十世紀開始,逐漸轉化,甚至呈現現代抽象與實驗創新等多元面貌,南美館以「水墨山海」為題,展示畫家如何將傳統的高山流水轉移至台灣的龍洞奇景、中橫峻嶺與月世界,以躍動的水、墨,引領觀眾暢遊家園的自然美。以筆法墨韻勾勒的山水風景,除形外,更表達個人情感,如今更結合各種實驗媒材,展現黃光男、葉志德、蔡茂松、廖修平等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