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老歌新唱

文/圖 李民安

那天畫完了國父銅像附近的景緻,太陽已經曬到眼睛了,回頭一看,反倒是之前在艷陽下的中山堂廣場成了一片蔭涼之地,於是我趕緊收拾好畫具過來「避日」。

坐在廣場的邊緣,我一邊喝水,一邊打量這棟沉穩大器的建築,腦子裡許多關於它的回憶自動慢慢翻騰起來;我在這裡接受過全市模範生的表揚;小時候爸爸時常帶我們來這裡看公教單位放的免費電影;而每年父親工作單位頒發員工子女獎學金,也都選在中山堂舉行,有好幾年家裡三姐妹同時獲獎,還被主辦者特別當眾表揚,讓父親臉上十分有光,也讓我模糊的了解「揚名聲,顯父母」是什麼意思;後來就連高中畢業典禮也是在這裡舉行。

中山堂的前身是「台北公會堂」,是日據時代的台灣總督府,為了紀念昭和天皇登基興建的,由營繕課的建築師井手薰設計,1932年開工興建,歷時四年完成。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各地日軍向同盟國投降,這裡被選為中國戰區受降儀式第十五受降區的地點;十月二十五日受委派為首相代表的陳儀,就是在這裡接受最後一任台灣總督安藤利呈遞的降書,至此台北公會堂也正式更名為「中山堂」,而受降儀式舉行的大廳被命名為「光復廳」,十月也增加了一個「台灣光復節」。

國民政府遷台後,中山堂成為召開國民大會,正副總統就職典禮,以及政府接待重要外賓、舉辦國宴的主要場所,也幾乎是全台灣重要集會的首選之地。隨著中山樓的落成、老國代去職、台灣逐漸被世界孤立,不再頻繁有世界友人到訪,如今成了二級古蹟的中山堂,雖然光環褪去,但也發展出別樣風情,樓上開了餐廳,大廳成為演藝界的重要表演場所之一,也是台北書屋的所在,不時推出各種展覽及課程,進出的人們,也從昔日的達官顯貴變為今朝的平頭百姓,沒有過去的衛兵和便衣特勤,我這個小老百姓才能優哉游哉的在這裡畫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