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芳銘
蘇軾的詩總流露深邃的精神境界和灑然脫俗的人生情懷。他的一生用佛理來關照人生,是生活中體驗禪悅的典範。
蘇東坡參禪有三境相層遞: 「參禪前」講述未臻禪境時的諸種困惑,「參禪時」演繹談佛論道時的禪理機鋒,及「參禪後」揭出禪悟時煩惱淨除的快意。今且來品味他的三首詩,觀見一場充滿禪意的一生修行。
蘇詩《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首婦孺皆知的禪理詩,被宋四大家之一的黃庭堅讚謂「吐此不傳之妙」。看不清山的全貌,是因為身在其中。人的迷惑,緣於心被慾望、偏見及執念蒙蔽。
一念悟,即入佛地。即使在紅塵中浸染深久,一旦處在覺悟的臨界境況,悟得就能成佛。原來,平常心是道。做無心人、無求人、無事人,覓得安靜閒適的生活,是禪的又一境界。放下執念,彼岸只有一步之遙,迷途知返,天地皆寬。這是「從迷待悟」的人生第一重境界。
子瞻另有詩《觀潮》:「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歸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當未眼見廬山的煙雨和浙江的浪潮,心中似有千般遺憾不能化消,直到有天看盡了,才發現也沒什麼,實著平常,廬山依舊煙雨迷離,海水仍浪潮洶湧。
這首廣為宗門引用的理趣詩,首末句完全一樣,用以說明未悟與悟後的不同境界。如同描述一個達者先入小乘禪境,再入魔境,爾後臻抵大乘聖境的過程,也是這首禪詩最佳的注腳。
曾經的魂縈夢繞心慾嚮往,經歷過後不覺喜悲,不是事物的變化,而是心境改變。三千繁華,不外內心平靜;萬里悟道,終歸詩酒田園。心有萬念,先寧靜而後能致遠。禪的智慧,告誡活在當下停看聽,在憂擾的生活停歇腳步,靜心聆聽內心真實的聲音,從而使生命多一份從容與淡定。
把握生命但不要過分執著,隨遇而安,當可覓見「萬事無如退步人,孤雲野鶴自由身」。此為「從迷到悟」的人生第二重境界。
禪意的人生,讓人們停下匆忙的腳步,靜靜體會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萬千景致。佛在靈山法會上拈起一朵鮮花,眾人沒有反應,只有摩訶迦葉破顏會心的微笑。拈花微笑,恰是頓悟無言的禪境界。
禪的真意在靈性的感悟。開悟的瞬間,令人如釋重負的超脫和陶醉,世間的負累和沈重一殺那全化為烏有。
於是,東坡居士的《廬山東林寺偈》曰:「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首兩句呈現對佛性禪理的透悟,末兩句為對法門聖境奧妙無窮的證悟。
溪聲與山色清澈秀麗,宛如純淨無垢的佛性禪心的妙現,這是佛的廣長舌和清淨法身;夜色的覺者頌唱著玄妙無際的八萬四千法門,無量無邊,我怎樣才能向他人表白呢?
最後一句是蘇軾的反問。「色即空,空即色」,什麼都看透了,一個頓悟而無言的境界。禪宗主張不立文字,禪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只可自證、不可他求,即所謂「言無展事,語不投機。承言者喪,滯句者迷」。禪,超越語言文字,靠自己領悟,「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拈花而笑,是頓悟無言的禪意,這是人生的第三重意境。
佛家嘗云:心即是佛。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場禪意修行,感悟自己的內心,尋求智慧彼岸。讀懂蘇軾,可安頓心靈,悟得人生三重境界,才能從萬千繁華中走出,超然灑脫,步步生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