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薈」11月見刊 藝術界盼加深文化推廣

記者王柏倫、陳威穎/台北報導

中華日報預計在十一月推出「中華文薈」版,各項領域的藝術家一同參與,集合不同類型的文化藝術,同時也讓藝術家有展現自我的舞台。參與統籌工作的台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理事長呂麗莉表示,數十年以來,政府給予文化藝術的幫助仍然相當有限,因此對中華文薈冀望很深,希望藉由民間的力量加強推廣藝術。

呂麗莉強調,雖然大環境變化快速,但藝術創作仍然是科技無法取代的,如聲樂家的聲音雖然可以模仿,但卻無法呈現出感情、畫家也同樣無法取代,一幅畫裡面的濃淡、黑白等布局,AI都無法實現。呂麗莉期望透過媒體作為媒介,將藝術家內心的思想具體化、形象化,「讓讀者多一點增加學習的機會」。

(記者王柏倫、陳威穎)

一同參與策劃工作的台灣文聯台灣書法家協會會長沈榮槐也表示,「中華文薈」所涵蓋的文化相當多元化,包括音樂、美術、書法等多種領域的藝術都涵蓋在內。沈榮槐也透過多年來在書法界的人脈,邀請多位書法家分享心得,希望透過書法家們的親身經歷,讓讀者也能感受到書法的妙用與樂趣。

沈榮槐自高中時期就開始接觸書法,在書法界已有數十年的「年資」,他認為,書法不僅可以涵養心靈、修身養性,還能得到心靈上的喜悅。沈榮槐強調,「書法是可以一輩子當朋友的才藝」,且書法所代表的不僅僅是藝術,更是連結豐富的文化內涵、歷史、哲學,以及古聖先賢的生活經驗,因此書法絕對有著很多種妙用。

談到書法的正面效果,呂麗莉也以留在泰國的國軍遺孤作為例子,多年前國軍第二代、第三代遺孤,在當地受到毒販影響而誤入歧途,後來台灣企業界出手相助,決定以書法課來改變他們的心靈,隨後果然讓犯罪率降低。呂麗莉表示,很多時候人們認為起不了作用的事情,最後卻能夠成為扭轉惡勢力的關鍵,「我覺得這個很好」。

沈榮槐和呂麗莉各自也以藝術界前輩的角度,給予有意願加入藝術圈的年輕新血們建議與鼓勵。沈榮槐認為,就書法而言,因為有許多技巧在其中,因此跟老師學會比較快,沈榮槐以中國大陸推動書法老師的作法為例,強調加強書法教育制度才能讓學生進步得更加快速。

而針對部分學子可能因為經濟因素而不敢踏足藝術領域,呂麗莉以自己求學時期的經驗給予弱勢學子們鼓勵。呂麗莉表示,自己念大學時除了第一年學費由父母繳交之外,剩餘的都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包括參加比賽、當家教、電視演出等,就連在國外求學的時期也是靠著打工賺取生活費。

「苦是很苦,但是熬過去了就感覺到付出有代價」這是呂麗莉給予經濟能力有限卻有著藝術夢的孩子們最真實的建議。呂麗莉提到,只要勇敢追尋自己所愛,相信可以找到願意栽培而不在乎是否付得出學費的老師,「我們就常常教的一些是不收他學費的」。

呂麗莉除了致力於國內的藝術推廣,過去數十年以來也不斷將台灣的文化、中華民國的文化帶到世界各地,讓各個國際舞台上都能看到屬於我們自己的藝術成果。呂麗莉提到過去在捷克演出蝴蝶夫人的經歷,起初主辦方因為自己是東方面孔而瞧不起,連排練時間也被縮減,但呂麗莉沒有因此氣餒,排練時就展現出相當出眾的表現,讓現場交響樂團感到相當驚艷,進而主動向主辦方抗議對呂麗莉不公的待遇,使呂麗莉排練的時間得以延長,最後演出也相當成功。

呂麗莉表示,自己過去在歐洲時期也成立樂團,「要讓大家看到,我們是有文化的、我們是有素養的國家」,隨後也用許多年的時間,將台灣特色、中華民國的歷史展現給國際人士看。接著,呂麗莉更受到國家重用,獲派至歐美多國巡迴演出、做國民外交並宣慰僑胞。呂麗莉強調,民國七十年代是台灣經濟繁榮的年代,因此「我們的文化水準、藝術水準也是應該要讓在海外的國人認識」。呂麗莉認為,將文化推廣到國際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也很感謝當年得到在國際上發揚光大的機會,因此直到現在仍然竭盡所能為國家級藝術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