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瑞惠/南投報導
目前正逢第二期作水稻收穫期,農糧署呼籲農民切勿隨意燃燒稻草,應利用收穫時切碎稻草後掩埋入土壤中當作肥料,一來可以充分利用稻草本身含有的營養成分再利用,二來可減少空氣污染及視野障礙,農友應改變露天焚燒稻草的行為,以兼顧農村環境及維護生態環境品質。
農糧署指出,由於稻草收集及運搬不易,部分農民習慣於稻穀收穫後採最簡便迅速的燒燬方式來處理稻草,但燃燒時的高溫會破壞表土微生物相,且稻草灰會造成過多碳酸鉀及氧化鈣致土壤酸化及肥力不均情形,而產生的濃煙及粒狀污染物亦會污染空氣,直接影響民眾健康及道路行車安全。
該署表示,稻草含有機物約百分之九十,農政單位一向鼓勵農友在收穫時併行斬草及整地作業,將收穫後之稻草切碎拌入土中,使稻草回歸農地以增加有機質及礦物質含量,其為農友可簡易處理稻草的選項之一,有效節省勞力與處理成本,且可補充稻田養分,一O七年約有八成以上的水稻田採此方式處理稻草。
為輔導稻農改變燃燒稻草習慣,重視生活環境品質及維護重要公路行車安全,農糧署將持續與環保署、各地方政府農業局處、環保機關及各地區農業改良場,共同辦理宣導說明會,以加強宣導稻草處理技術及補助稻農施用具稻草分解能力有機質產品等方式,守護農友健康並避免因違反「空氣污染防治法」規定而受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