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與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合辦「二0二一全球仿生設計競賽國際賽經驗傳承座談暨台灣海選頒獎」,三十日由市長侯友宜頒獎給台灣海選獲獎團隊,他並感謝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長年致力永續城市發展,秉持環保觀念,藉由科技帶領每個人盡公民義務,讓環境變得更好。
侯友宜表示,很高興看到年輕的同學在老師指導下,將自己的想法展現出來,用創新的思維及科技理念,打造出改變環境的作品,包括農業、海洋垃圾、淤泥、空汙等,讓他看到同學的創意無窮,也讓全世界都看到台灣青年朋友對永續環境發展的理念。
去年新北市「蛻變交通獎」作品「RICOCHET」入選全球仿生設計競賽前十名,受美國仿生總會輔導及推薦參與國際仿生科技最高獎項─希望之光大獎,設計團隊三十日在頒獎典禮中分享參加國際賽的歷程及心得,鼓勵更多青年走向國際。
市府漁管處表示,一0八年農業局首開先例與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合作,在全球仿生設計競賽台灣海選競賽中設置獎項,邀請青年學子以大自然為師,為減少海洋垃圾等問題提供新點子;一0九年市府交通局、秘書處也加入,今年再加入環保局,各局處一同投注資源。今年共有全台二十所大專院校六十六個團隊參與競賽,人數超過二百人創三年來新高。
今年獲獎團隊:「新北市永續漁業創新獎」由朝陽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及南台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GURA」獲得,該作品以紅鶴濾嘴、鬚鯨過濾、蝦蛄防衝擊、蜜蜂細毛附著等靈感,希望減少河川大型漂浮垃圾、水下塑膠微粒流入大海。
「清淨海洋創新獎」由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Bubble net oil barrier 」獲得,以座頭鯨覓食行為、玻璃海綿倒刺、貽貝脊狀表面等生物靈感,希望從源頭阻止油汙擴散進入海洋或溼地。
「新北市永續城市獎」則由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Fraculla 」獲得,以樹蔭樹葉交錯的碎形孔洞、蓮葉效應、河豚遇敵縮脹及瓢蟲翅膀的折疊為靈感,希望減少都市熱島效應的衝擊,阻絕建築物吸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