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中央研究院日前出現一例新冠肺炎本土個案,疑似為實驗室感染。指揮中心十日指出,實驗室病毒株與染疫者病毒序列比對十一日出爐,有助釐清感染源是否源自實驗室。
指揮官陳時中昨日疫情記者會表示,針對此次本土染疫事件,除要求中研院生物安全會內部調查外,也會請專家進行外部調查。他強調,最重要是確認屬於明確或者不明感染源,而實驗室可能性最高,因此將比對實驗室與確診者的病毒基因定序,預計十一日將出爐,
針對確診個案曾兩度遭實驗鼠咬傷,是否為可能感染途徑引發關注;另,有體報導指出,咬傷個案的實驗鼠分別為最早在英國發現的Alpha變異株與最早在巴西發現的Gamma變異株,但個案卻是感染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異株。
對此,陳時中指出,個案自述曾被咬,第一次有快篩陰性,第二次就沒有,直到出現症狀且症狀加劇才採檢確診。至於被哪隻實驗鼠咬傷,要經過調查才清楚,但目前調查尚未進行到那樣的地步。
他表示,初步還是先比對個案與實驗室的病毒株是否相符,若相符則確定是在工作場所感染,若不相符則要思考其他感染途徑,「還沒調查到老鼠,現在先調查人」。
陳時中說,若為實驗室感染,穿脫衣服或病毒抹到臉,任何可能性都有,必須待調查釐清是否有標準作業流程(SOP)、個人處理及通報問題。P3實驗室有任何情況,都應有報告程序;人員健康監測上,不僅是實驗室,連一般職場都有要求,若健康有相關問題,也應該讓實驗室或院方了解,其中是否有疏漏或曲折,也要待調查報告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