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哲明
他們時常終日跪坐在一叢矮樹林間,不時以一根尖頭細鐵棒和一把剪刀,用近乎和地面平行的角度,留意著花草樹林間是否有著任何細微感應,他們是身著一身鮮豔橘紅上衣的「排雷大兵」。
地雷造價低廉,技術門檻不高,部署時間可以高達數十年,由於具備隱密特性,往往讓敵方難以掌握;亦成為槍彈與火藥發明以來,在戰爭中運用最廣泛的武器。
地雷種類大致可以分為「人員殺傷」和「車輛破壞」兩種,結構也包含「雷體」與「引信」兩大部分,一旦人碰觸引信,壓力立即傳到拉火環,引燃雷體內部的炸藥。「排雷大兵」必須先用目視檢驗,再以搜索器感應,倘若地雷埋的較深,就必須利用磁性探測器。此外,地雷也會受到潮汐拍打的因素,導致雷區整個移位,其危險性不言可喻。兩岸對峙的上個世紀,金門與馬祖駐軍埋下大約十萬顆的地雷,在2006年立法院通過「殺傷性地雷管制條例」後,軍方開始清除兩地的地雷,因為雷區移位問題,所以排雷大隊成了高危險工作群,畢竟有時進入雷區也渾然不知,僅能單靠一至兩顆地雷的相對位置研判,也讓我在服役期間有幸共睹這歷史一刻。
排雷弟兄為了一掃金、馬人民超過半世紀的地雷陰霾,全體動員,並在2013年趕工完畢,當年排雷遇到瓶頸,宛如「在土地上繡花」,箇中辛苦,實難為外人道,是他們的汗水灌溉了這一片土地上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