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日1名長照中心老翁因進食噎嗆送醫後死亡。專家指出,吞嚥困難是所有長輩最常見的問題之一,當發現長者有吞嚥困難先觀察不處理、備餐時只把食物打碎或煮更爛,以及將食物以太白粉、番薯粉勾芡,為吞嚥困難3大NG照護行為。
嘉義基督教醫院復健科語言治療師韓菁表示,吞嚥困難好發於老化和心臟病、中風、糖尿病、失智症患者。據調查,有7成5潛在吞嚥困難患者每週會有至少3次以上進食嗆咳。吞嚥困難患者容易因照護者沒有注意或不夠重視而未就醫,後續引發死亡率高達5成的吸入性肺炎。
韓菁指出,吞嚥困難照護有3大NG行為包括發現長者有吞嚥困難先觀察不處理、備餐時只把食物打碎或煮更爛,以及將食物以太白粉、番薯粉勾芡等,嚴重甚至恐引發致命危機。
根據一份對300位潛在吞嚥困難患者家屬的調查顯示,當照護者發現長輩有吞嚥困難症狀後,僅不到4成選擇就醫,有近3成照護者竟未主動採取任何行動。韓菁說,若家中長輩1週吃飯喝水嗆咳超過3次,就需特別留意。應積極尋求復健科醫師、語言治療師或耳鼻喉科醫師等專業醫事人員,避免長輩陷入高死亡率的吸入性肺炎風險中。
同份調查也發現,有6成6的照護者在備餐時只將食物煮更爛,其中3成5會把食物打成泥。然而,如未經復健科醫師等醫事人員診斷、提供專業指引,只一昧地將食物煮爛、打成泥,不僅可能會面臨吸入性肺炎威脅,更恐因食物外觀、口感變化,造成長輩食慾下降、不喜歡進食,長期下來導致營養不均衡。
因此,若發現長輩有前述進食困擾,應尋求專業醫師、語言治療師評估,提供患者合適的食物質地等級建議,並依據該程度的進食能力及食物質地為患者製備飲食,避免長輩因吞嚥困難影響身心理健康。
此外,有3成照護者曾使用太白粉、番薯粉勾芡食物,對此,韓菁表示,使用太白粉、番薯粉勾芡,食材容易受溫度變化導致品質不穩定,造成結塊,若是舌頭功能不佳或喉嚨吞嚥不完全的患者,反而更易產生咽部殘留,提高吞嚥後嗆入的風險。建議搭配專為吞食困難設計的「食物增稠劑」來輔助調整質地,其無色無味特性不會改變食物風味、穩定性佳且便利性高,更能幫助吞嚥安全。挑選有專業醫護推薦的知名大品牌,使用上更安全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