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社大16日教與學博覽會 呈現推動走讀學的成果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面對疫情,台南社區大學許多班級走向戶外,改以城市為教室,以不同的創作呈現師生們眼中最美的台南風景。為了展現師生經過走讀所累積的城市紀錄,台南社大將於十六日下午兩點,在文化中心假日廣場舉辦結合展演、展覽、學習市集及課程體驗的教與學博覽會,歡迎市民踴躍參與。

台南社大將於教與學博覽會上,展現師生走讀城市的豐富成果。(記者施春瑛攝)

教與學博覽會策劃人陳冠達表示,「學校在窗外」是社區大學辦學的特色,許多教師都會規劃走讀式的學習單元,走讀並非只是將上課的地點由教室移到戶外,而是結合社大所關注的議題,透過拍照,寫生、油彩、生態調查等實地觀察記錄,為台南累積了許多豐富的影像。

帶領「速寫走畫會」的教師李慧玲說,寫生是走畫會探索社區的方法,速寫城市近來已蔚為風潮,只要一張紙一枝筆,就可以隨心記錄速寫。去年主題在於描繪消失中的漢藥店,傳承數代的手作器具及開店的日常,下學期將以府城醫者故事為主題,帶領大家紀錄共和醫院。

另外,「街屋小吃繪自慢」班級則是以戰後建築為主題,帶學員穿街走巷,記錄街廓的景象與歷史。「油彩心印象」系列課程,是以油畫的方式來描繪學員喜歡的生活場景,希望推廣油彩城市的風氣。

台南社大鐵馬社除了推廣正確騎乘及單車維修的教育訓練外,也力行成為環保綠能減碳之現代單車公民,實地帶領學員進行單車體驗紀錄,並積極倡議台南單車城市步道的發展與路線規劃。

台南社大將於教與學博覽會上,展現師生走讀城市的豐富成果。(記者施春瑛攝)

「野地龍崎士-里山環境大調查」及「台南海人全紀錄-里海生態基地」兩門課,則是結合台南社大正在推動的龍崎地質公園自然景觀保留及北門蘆竹溝生態教育等議題,進行里山里海的環境教育,透過環境現場的物種足跡、糞便、樹木、水源等環境特性,來記錄生態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