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府城廣角鏡 〉 台灣人口「死亡交叉」的影響益形嚴重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本報資料照)

內政部於一月十日公布二0二一年全年出生人數為十五萬三千八百二十人,續創史上新低,死亡人數則為十八萬三千七百三十二人。死亡人數比出生多出近三萬人,自然增加率為負成長千分之一點二七。這也是自二0二0年人口自然成長「死亡交叉」後,連續兩年「生不如死」。令人憂心的是,差距更為擴大。少子化及人口老化,儼然已是嚴重的國安危機。

進一步言之,台灣近七年的出生人數由二0一五年的二十一萬三千五百九十八人,逐年下滑至二0二一年的十五萬三千八百二十人。另一方面,台灣的老化指數(老年人口數與幼年人口數之比)由二0一0年底的六十八點六四逐年上升至二0一七年二月起破百後,二0二0年底續攀升至一百二十七點八。台灣人平均壽命不斷地創新高、二0一0年已達到八十一點三歲,且不論男性或女性都較過去更為長壽。

國發會「人口推估報告(二0一八至二0六五年)」,預估二0二六年的六十五歲人口比例將達百分之二十;屆時,台灣將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少子化及人口老化,又面臨「死亡交叉」的不良後果難以一言蔽之。

舉其犖犖大者,其一,扶老比增加,即意謂每百名壯年人口要扶養的老年人口數不斷上升。截至去年八月統計,扶老比已升高至百分之二十三點三七(十年前僅百分之十四點七)。而在各縣市中,又以嘉義縣扶老比達二成八為最高。其二,扶幼比(每百名工作年齡人口扶養之幼年人口數)則持續走低,由十年前的百分之二十點三七降至百分之十七點五三,總扶養比高達百分之四十點九,顯示撫養的壓力有增無減。

其三,導致勞動人口減少,總勞動參與率(勞動力占十五歲以上民間人口的比率)將下降,進而降低消費及企業投資意願,導致經濟難以持續成長,最終將削減國家總體競爭力。其四,有道是:「生之者寡,食之者眾」。未來,四大退休基金、健保恐怕都難逃破產命運。

其五,房價及物價不斷上漲,薪資卻未明顯增長;政府歷年來雖祭出不少打房措施,然成效卻不如預期,房價依然持續上漲,讓許多年輕人對買房愈感希望渺茫,也開始出現所謂的「躺平族」,即年輕人因感到辛苦努力得不到成果,乾脆放棄努力,不買房也不婚不生,得過且過躺平度日。許多年輕人不再相信「努力有回報」,「躺平族」愈來愈多,對社會及經濟發展絕非是件好事。另長照人力缺口也是一大問題、甚至將來有更多人淪為「下流老人」,造成社會負擔。

其六,衍生教育問題:少子化已讓許多安親班因招生不足而吹起熄燈號。從小學到大學的招生人數逐年減少、學校班級數減少、教師超額愈趨明顯。君不見,已陸續出現私立高中及大學倒閉個案。有人口專家預言,到二0二八年時大學生源將銳減一半,恐怕會有四成大學倒閉。

持平而論,造成少子化背後的原因不一而足,如房價長期居高不下、薪資成長又總是跟不上物價膨脹,許多民眾憂心養不起而不敢生小孩;只要薪資和房價問題一天不解決,台灣低出生率所造成的種種社會問題恐怕無解。眾所周知,青年是國家未來的棟樑、社會的中堅;一旦年輕人失去鬥志,國家未來就沒有希望。年輕人不努力工作,沒錢消費,也無投資動力,對國家經濟發展極為不利。

(作者為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