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青春異視界〉表裡如一?

█冷語妍

第一次反問,源於朋友間閒聊及身高之事,來自澳門的友人不答反問「身分證上的資料嗎?」當下稍感意外,原來澳門身分證註記這種有變動之虞的資料。

第二次反問,源於朋友間問及生日何時,換來自北京的友人反問「身分證上的資料嗎?」不禁鬱悶!兩個人,兩個問題,卻得到相同回復。

身分證顧名思義是用來代表身分的憑證,內容理應與事實相符;然而,接連的反問分明意味著資料有誤,表裡不一。事實上從父母輩之人口中,得知臺灣早年戶政登記並不嚴謹,即使重要如姓名,都可能因辦事人員疏忽,誤記錯字,只得將錯就錯,與這個意外之名相伴一生。遑論生日有誤,此等小事更是屢見不鮮。

昨非今,過往小孩多半在家中接生,無醫院開具正式的出生文件,報戶口時草率將申請日,囫圇充作孩子出生日,並不稀罕。假使又逢延遲申辦,跨越年份,不僅是出生年月偏差,連帶推算出的年齡大小也出現問題了。爾後伴隨醫療普及,我們這輩基本誕生於院所,由醫護人員精準記錄下出世時分,自然不再有謬誤。

因此乍聞北京朋友,身為九零後的小孩竟也生日登記不實,除了無奈,不免詫異!即便兩地民情有別,但朋友的家世擔得起優越之評價,家風相對講究,委實不像放任身分要事出錯漏的樣子。追問下,朋友娓娓解釋:當初爸媽未雨綢繆,考量他未來得以提早入學,索性從本源著手。自行擬「提早出生」的單據,交由醫師簽名認證,以此為據報戶口,改梁換柱。

朋友的官方版生日,錯誤畢竟事出有因,終究清楚自己的生辰。至於,純屬登記不實的長輩們,是否知曉自個兒正確生日,恐怕不好妄言……記得小時,每回詢問娘親生日,總得一併說明用途,方能依照不同情境對應不同答案。比方填寫正式文件,需要身分證上假生日;若為慶生做準備,則以國曆真實生日為主;如果逢年過節,到寺廟點燈祈福,回覆該是農曆真實生日。

理論上三個時間,一為虛、二為實。偏偏心血來潮,換算農曆與國曆比對,幾經驗算都兜不攏,不得不懷疑箇中問題。畢竟早年家庭家中子嗣多,兼經濟條件有限,父母難似今日注重小孩慶生,日子記出入也不無可能。

亦曾聽聞其他長輩回憶,大學時有女同學想算姻緣,事關桃花,見大夥瞧她一人,未免羞澀,索性拉上眾人作伴。批命出爐,所言著實與大家性格與經歷驢頭不對馬嘴,很是一言難盡……當下只當天命之說,荒誕虛無不可信也!回頭想來,越發覺得癥結應在生辰八字上。倘若最初生辰便有誤,演算結果失真倒在情理之內。

雖然往事不可追,所知生日真假如何,到底被時光掩埋。雖然是非對錯無傷大雅,如今長者憶往昔,都付笑談中。饒是如此,聽在耳裡,依然為他們惆悵,一生一世的起點,不知從何而起,終究存了份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