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美國如何對待烏克蘭?台灣能不三思?

俄烏戰雲密布,烏克蘭軍隊加強整訓戒備。(路透)

俄羅斯與烏克蘭戰雲密布,不管俄軍是否會真會入侵烏克蘭,美國都已表明不會出兵援助烏克蘭;再加上經濟損失慘重,又無法加入北約,烏克蘭已經是最大輸家。此次危機對一心聯美抗俄的烏克蘭固然是個嚴厲打擊,對於堅持聯美抗「中」的台灣,又何嘗不應從中得到教訓?

俄烏交惡由來已久,二0一四年初,烏克蘭國會發動罷免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引發政局不穩,國內陷入親歐派與親俄派鬥爭,俄羅斯趁機進軍烏克蘭南部的克里米亞半島,當地親俄勢力隨即透過公投獨立建國,加入俄羅斯聯邦。其後俄烏雖簽訂《明斯克協議》,但位於俄烏邊境頓巴斯地區的親俄游擊隊持續與烏克蘭軍方對戰;二0一九年烏克蘭國會通過修憲,確立加入歐盟及北約的方針,俄烏關係更日益惡化。

去年九月,俄軍演習結束後並未返回基地,而是留駐烏克蘭邊境;烏克蘭也不甘示弱,在邊境部署大批部隊,緊張局勢頓時升高。再加上美國煽風點火,戰爭似乎一觸即發。

從俄羅斯立場而言,一旦「北約東擴」,在烏克蘭部署的導彈四、五分鐘就可打入俄國境內,造成莫大軍事威脅,所以絕不允許烏克蘭加入北約;但從烏克蘭立場看,唯有加入北約才能使國家免於被俄羅斯侵略。不過,俄羅斯調集重兵駐紮邊境主要是意在施壓,烏克蘭也了解雙方軍力懸殊毫無勝算,也並不想真的跟俄羅斯兵戎相見。多數北約國家更不願俄烏衝突事態擴大,以免惹火上身,所以想透過外交途徑解決。急於想要看到俄羅斯和烏克蘭開戰的,反而是美國。

去年九月,美國與烏克蘭簽訂兩項國防軍事協議,還提供總額六千萬美元的援助;十二月,美國又提供二億美元的安全援助;總計從二0一四年以來,美國對烏克蘭軍事援助金額已超過二十七億美元。除此之外,美國更不斷放出俄羅斯即將攻打烏克蘭的訊息。

本月十日,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展開大規模聯合軍演,聲稱結束後就會退兵,但美國國家廣播公司專訪拜登時,卻指俄軍可能發動全面入侵,坦克將在四十八小時內抵達烏克蘭首都基輔;接著,拜登又向歐盟國家領袖強調,俄羅斯將在十六日發動攻擊;等到俄軍開始撤走,拜登幕僚竟大言不慚地說,與其被證實所言成真,他們寧可被批評誇大或散播恐懼,只要能阻止俄羅斯侵略烏克蘭野心,「這點風險不算什麼」!隨後就放出俄羅斯會在二十日入侵烏克蘭的最新預告。

諷刺的是,美國雖然不斷提供武器裝備,又多次放話會維護烏克蘭的領土與主權完整,卻又始終宣稱不會出兵協防,這非但使得倚賴美國撐腰與俄羅斯對抗的烏克蘭政府大失所望,更造成烏克蘭還沒有發生戰爭就已遭受嚴重損失。

由於美國帶頭呼籲美國公民離開烏克蘭的撤僑潮,烏克蘭也亂成一團,富比士財富排名榜中烏克蘭前一百名就跑了九十六個,大部份都去了美國;由於美國一再放出戰爭預告,烏克蘭經濟受到很大影響,每月至少損失二、三十億美元。然而,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希望卻越來越渺茫,十年內恐怕都沒有機會。毫無疑問,不管俄羅斯是否入侵,烏克蘭都已是最大的輸家!

試想,俄羅斯與烏克蘭,中國大陸與台灣,情景何其類似?美國的角色與作法又何其相同?一心想要倚美抗「中」的蔡政府能不冷靜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