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啟示 蘇起:美心有餘力不足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台北論壇董事長蘇起二十五日表示,俄烏戰事給台灣的啟示是,國際政治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而台灣與烏克蘭同樣寄希望於美國,但從這次事件可看出美國「心有餘力不足」。

台北論壇基金會二十五日舉辦「俄烏危機面面觀」座談,會中聚集台北論壇董事長蘇起、前駐白俄羅斯代表姜書益、政大外交系院長連弘宜與政大俄羅斯研究所教授洪美蘭等專家學者,共同討論俄烏危機的前因後果。

蘇起表示,台灣目前生活平安,玩民主選舉很愉快,但忘記走出國門,外面世界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台灣認為「民主、自由、人權好像可以橫行天下,是十分錯誤的觀念」。他期許烏克蘭事件能讓台灣民眾清醒。

至於台灣與烏克蘭進行比較,蘇起認為這種爭論無意義,但各方都在觀察美國怎麼做。而美國就六字:「心有餘力不足」。

洪美蘭指出,親俄的烏東和親歐的烏西出現經濟路線的發展爭議,民眾因國內外的政經情勢和生活壓力,加上文化差異,在心態上長期並不融洽,屬於分裂的局面,這是烏克蘭走險棋的部分原因;此外,烏克蘭夾在歐洲與俄羅斯兩大強權之中,本有機會同時享受雙邊優惠,以達成自己國家的經濟發展,但因政客多考量自身政治利益,而錯失整個國家經濟發展良機。

德俄北溪二號天然氣管的興建,也是真正造成危機衝突點。洪美蘭表示,烏克蘭選擇要加入北約,與該管線興建,將排除過境烏克蘭有關,這使烏克蘭在地緣經濟優勢喪失。加入北約之舉乃刺激俄羅斯底線。

連弘宜則從俄羅斯角度分析,美國攪動改變了圖像;他認為蒲亭態度與想法一直很明顯,蒲亭在烏克蘭問題上本來是希望形塑大軍壓境給予壓力,且蒲亭一開始便訴求,烏東區域問題應回歸並落實兩次「明斯克協議」、西方國家要明確承諾烏克蘭不能加入北約。但西方國家未有正面回應,俄羅斯動手是為了解決僵局的「退無可退」之舉。

姜書益則預測,未來俄羅斯可能會將甫承認獨立的烏克蘭東部的頓內次克和盧甘斯克併入版圖。這次危機後,估計中美俄為贏家,歐盟小輸,真正大輸家是烏克蘭。此外,歐洲戰略格局也將改變,未來德法可能將無法主導西方國家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