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物價驚驚漲,小老百姓叫苦連天,進一步觀察主計總處數據,會發現原來家庭所得高低也會影響對物價感受,中低所得家庭因為花費在食物類的占比較高,食物類又是這波漲價潮的重災區,因此對物價上漲會最有感。
根據主計總處按月公布的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去年就已屢次突破百分之二的通膨警戒線,今年隨著俄烏戰爭爆發、國際原物料價格飆漲,更加劇通膨壓力,三、四月CPI連二月衝破百分之三,四月續攀至百分之三點三八,續創逾九年半最大漲幅。
若觀察物價上漲對哪個族群壓力最大,主計總處指出,相較於中、高所得家庭,低所得家庭CPI漲幅明顯更高,主因是漲幅較大的食物類支出占比較高所致。
以四月CPI年漲百分之三點三八來看,觀察按所得層級別分的消費者物價指數,高所得家庭CPI年增百分之三點一八,低於總平均值,中低所得家庭分別為百分之三點四五、百分之三點六四,均高於平均,顯示中低所得家庭對物價上漲更有感,又以低所得家庭為通膨下的受災戶、感受最顯著。
主計總處說明,食物類上漲幅度大、購買頻率高,又是低所得家庭中權數較重者,自然使低所得家庭對這波物價上漲感受相對深刻。
而這波物價上漲,油料費也是一大推力,雖然從權重來看,交通及通訊類在高所得家庭的權數達百分之十五點九,高於中、低所得的百分之十二點七、百分之十點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