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支配所得率 朱侯新北經驗第1

國民黨文傳會三十一日指出,在六都加新竹縣市中,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與新北市長侯友宜的「新北經驗」,讓市民「可支配所得」成長率」最高。(國民黨提供)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國民黨文傳會三十一日指出,在六都加新竹縣市中,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與新北市長侯友宜的「新北經驗」,讓市民「可支配所得」成長率最高,新竹縣排名第二,而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則是倒數三名;證明「綠白執政,無心市政,藍色執政,幸福保證」。

國民黨文傳會召開記者會,由文傳會副主委何志勇、副主委王鴻薇、桃園市議員朱珍瑤及新北市議員參選人黃心華出席。

國民黨說明,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定義,「可支配所得」是全部所得收入扣除非消費性支出,例如:利息、社會保險保費、稅金、罰款及禮金等,實際可自行運用收入。

針對台北市的成長率墊底,台北市議員王鴻薇表示,台北市可支配所得的「絕對值」最高,那是前人努力的成果,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成長率」最低,表示台北的發展是停滯的。

王鴻薇分析原因,在於台北市的「居住不正義」,房貸利息與房租吃掉了大部分的所得;以及招商不足,沒有振興就業。

對於桃園市的可支配所得成長率倒數第二,桃園市議員朱珍瑤指出,桃園市長鄭文燦以「桃園是成長中的新興城市」為由,以建設之名大幅舉債,至兩年前,已讓桃園市的負債增加八成七。朱珍瑤反問,正在「成長中」的桃園市,可支配所得的「成長率」卻是倒數第二,這不是很矛盾嗎?

朱珍瑤舉例,鄭文燦的施政風格是「給魚」而不是「給釣竿」,喜歡花大錢辦一次性的活動,卻沒有實際的效益;這樣子的「散財市長」,錢花完了只是債留子孫。

文傳會副主委,也是新竹市東區議員參選人的何志勇指出,新竹縣、市是共同生活圈,但新竹市的可支配所得成長率大幅落後新竹縣;這十趴的差距,就是新竹市長林智堅被「過度包裝」的最好證明。

何志勇認為林智堅不重視基礎建設,道路有很多坑洞,自來水品質不佳,人行道鋪設不完整,應該是要把握最後半年任期,將未完成的市政做好,卸任後大可入閣繼續推動竹竹合併。

新北市議員參選人黃心華則打出朱立倫與侯友宜的「新北經驗」,解釋為什麼新北市的可支配所得成長率高達三成六,六都加新竹縣市排名第一。

黃心華強調,新北市不只是「可支配所得」成長率第一,貧富差距同樣是六都表現最佳。既富且均的「新北經驗」,可以分享到其他縣市,可有助於提升全國生活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