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觀孔廟八方御匾 機會難得

八方御匾首度邀請修復師以專業技術進行修復,預計明年春祭前掛回孔廟大成殿。(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配合孔廟大成殿震損修復工程進行而暫時卸下的「萬世師表」等八方御匾,正於鄭成功文物館展示,文資處十月起啟動修復工程,全程開放參觀,歡迎民眾前來親睹巧心良匠如何妙手回春;文化局表示,御匾明年春天將復位,想要再度近在咫尺,至少得再等三百年!

八方御匾正由修復師進行醫美療程,為御匾找回昔日風采。(記者林雪娟攝)
 御匾來由始於清康熙皇帝南巡,前往山東闕里祭祀時,為推崇儒家地位,御筆賜書「萬世師表」並送往各地重要孔廟,自此御賜匾額成了清朝歷任皇帝賦予孔廟的殊榮,御匾與孔廟形成難以分捨的文化意象。
 中國歷經文革,讓台南孔廟成為擁有當世尚存最完整八方御匾的文廟,而八方御匾首度同時進行展出與修復,更是三百多年來僅見,反映出台南淵長的文化歷史;此次趁機會邀請修復師進行修復,巧手良匠的技藝及解說傳承,讓展出更富教育意義。
 民眾參觀時,有機會看到修復師手持小巧熨斗,小心翼翼地往突起的色塊,局部輕輕下壓,再頓點停留,反覆加溫回壓,整復凹凸不平的匾面,然後運用加固與全色手法,這也是最費神的工作,如此才能回復御匾風采。
 修復師表示,珍貴古物好比德高望重耆老,須先進行健檢及清潔,因年事甚高出現裂痕、起甲、水漬、皺縮、鬆脫、生物排遺、磨損、空鼓等壞損狀況,每一個步驟、細節都得小心、耐心處理,保留真實性,避免抹掉歷史痕跡。
 即日起至十二月七日,每週六下午二點,和文資協會合作進行專題導覽,由修復師及專家學者講解修復工序及御匾豐富的生命史,讓所有人近距離親炙見證御匾回春過程。八方清代御匾預計於一0九年春季祭孔前,歸位至大成殿屋架上,未來御匾「下凡」近在跟前的機會難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