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公衛學者13日指出,針對國內防疫措施,應改採「地方流行監測」,8月底單日確診數可望降到6426人;即使BA.4、BA.5來襲,也可控制在9千人左右;然而,如果一直維持大流行警戒防疫,屆時確診數恐還是2-3萬人,因為會影響慢性病人照顧,若控制不好將進而造成感染。
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昨舉行防疫科學線上直播。他指出,面對BA.4、BA.5來襲,他表示,在重症住院比例方面,與BA.2其實無太大差異,但要順利恢復新常態生活,採取何種防疫措施為一大關鍵。
陳秀熙認為,國內若持續大流行警戒,8月底單日新增個案可能會維持在2.4萬至3.5萬之間;但若恢復到地方流行監測,預估8月底單日確診數約為6426人,若有BA.4、BA.5則約是9千人左右。整體而言,仍建議大眾維持與病毒共存的「新常態生活」。
至於為何下降防疫等級,確診數反而變少?陳秀熙解釋,由於台灣一直是高警戒防疫措施,這部分可能影響慢性病人照顧,甚至間接影響感染個案數,主因就是「慢性病控制不好進而造成感染。」
他補充,疫情流行控制與死亡控制不同,死亡控制需納入醫療能量、醫療正常化、新常態生活正常運動等影響,另還受到戰後嬰兒潮影響,現今老年人口較多。
陳秀熙說,目前單日感染都在0.2以下,疫情收斂、進入地方流行,除年輕族群免疫防火牆已經築起,也因抗病毒藥物有效使用,故50-70歲族群受到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