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沃牆
隨著美中貿易戰緩和,雙方可能於下月簽署協議;又甫公布的指標型企業財報符合預期,再加上美方發給大陸電信設備製造商華為的臨時通用許可證(TGL)屆滿之際,再度展期九十天,容許美國企業與華為維持生意往來等利多因素影響。美股屢創歷史新高,台股也在台積電等權值股帶動下,來到二十九年新高,直逼一九九0年二月的一二六八二歷史紀錄。然而,台股表現風光亮麗的背後,卻隱藏許多隱憂,不容忽視。
首先,以台股而言,今年一月初低點反彈至今,漲幅逾二成,市值增近五兆台幣;其中,台積電市值占大盤比重約二成三,今年以來股價飆漲四成;十一月十九日市值更飆升至八點一七兆台幣,與股價同步寫下歷史新猷,對加權指數貢獻居功厥偉;同時也晉升全球市值第二十三大企業,絕對是「台灣之光」。但是,外資持股近八成,無論是賺價差或是股息,外資幾乎囊括。另一重量級權值股鴻海的股價也在外資大買下,波段漲幅逾二成五,外資持股也逾四成五;而外資另持有股王大立光近五成,可以說是肥水盡落外人田也。
其次,台股中的大型股表現強勁,成交量也大;但卻有不少公司營收、獲利皆差、成交量不及百張,甚至個位數的殭屍股。據統計,此類殭屍股至少有四百家,而以小型科技股、傳產、消費電子等產業居多。坦然言,這種M型的貧富差距現象,實不利於台股的長期發展。
第三,股市是資本市場最重要的籌資工具,但台灣上市櫃公司 IPO(首次公開發行))家數近年逐漸減少,七年來衰退超過六成。雖然今年台股表現不錯,但前七月的上市櫃及興櫃家數合計僅三十三家,大幅衰退四成,與原訂的目標有極大的落差。
再者,根據金管會於十一月十九日所公布的第三季財報申報結果,今年上市公司累計前三季的稅前純益創下二0一一年以來最大衰退幅度。衰退的原因主要是全球經濟有一些趨緩現象,市場需求價格下降,幅度大於材料下降幅度,造成毛利下降,以及產能利用率下降所致。
另外,外資等熱錢不斷匯入買股,造成台幣大幅升值;出口商的匯損壓力漸增,已漸漸反映在毛利率上。過去幾年中,台幣升值造成匯損足為企業警惕。如二0一六年全體上市櫃公司匯損為台幣一三三九億元;以金融壽險、筆電、手機代工廠、工具機最為嚴重。二0一七年壽險業匯損高達一七六一億元,幾乎侵蝕全年近六成獲利。去年一月初,台幣強升二點三四百分點,壽險業單月淨匯損也達二五七億元;而今年第四季以來,匯損已飆破百億元,還在持續增加中。
最後,股市與經濟成長背道而馳現象愈趨明顯;受美中貿易戰紛擾影響,全球貿易成長明顯衰退。國際貨幣基金(IMF)則第五度下修今年的全球成長率至百分之三,為二00九年金融危機以來新低;占台灣出口四成比重的中國大陸,今年前三季經濟成長率平均僅百分之六點二,明年恐難保六。大陸經濟下行,台灣難以置身事外。台灣今年前三季的出口負成長超過百分之三,全年出口成長應不樂觀、製造業產值也連續三季衰退;另勞動部甫公布的十一月中的無薪假人數創下今年新高紀錄;但主計處卻一再提高經濟成長預測,令人一臉狐疑。
(作者為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