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二十九日電
台灣議題是昨天陸美領導人通話的重點。學者認為,拜習透過通話確認互信基礎,陸美關係鬥而不破,不因裴洛西計劃訪台生變。而裴洛西訪台與否對台灣的利弊得失,則事在人為。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拜登昨天舉行拜登上任以來的第五次直接通話。陸美各自公布的通報,都沒有習近平和拜登是否曾討論過裴洛西訪台一事。
澳洲國立大學亞太學院講師宋文笛表示,領導人層級通話的重點,不是解決個別政策問題,而是對彼此政治態度的「再確認」。本次通話釋出的訊號是,雙方在核心問題上有政治基礎,「鬥而不破」的框架不因近期的新變數而變化。
他認為,裴洛西訪台和陸美關係是不同層次的問題,前者是戰術,後者屬更高層級戰略。而這次通話為陸美關係發揮「壓艙石」作用,確保即便裴洛西訪台,雙方也有戰略互信基礎,不願走向軍事衝突。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陳方隅也表示,兩強相爭的重點是避免誤判和衝突,拜習通話有助於降低緊張情勢,對台灣是好事。
美國華府政策圈近期普遍擔憂裴洛西訪台恐引發中國大陸升級軍事行動,甚至有人形容為「第四次台海危機」。
陳方隅認為,華府政策圈反應過度,因為大陸侵台的可能性一直都在,不會因為裴洛西來台與否而有所改變。
宋文笛則說,即便不能排除雙方意外升級行動的可能性,但就現實情況來看,中美都盡量避免升級成無法控制的軍事衝突。且中共高層近期在多個場合不斷強調,二十大前「穩字當頭」,發動重大軍事行動與此宗旨相悖。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今天引述消息報導,裴洛西二十九日將率團訪問亞洲,預定造訪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目前台灣行程僅列「暫定」。
對台灣而言,陳方隅認為,無論裴洛西最終是否來訪,近期已成功讓台海安全成為美國輿論關注焦點;若她決定訪台,則是美國高層對台灣又一次的「再保證」。
宋文笛則認為,裴洛西若不訪台,對台的利弊事在人為。
他說,由於裴洛西計劃訪台的消息已發酵數月,而美國這次有多名高級官員對此表達遲疑,若裴洛西最終不來台,台灣有立場要求美方在台美二十一世紀貿易倡議,或台灣參加區域貿易整合等議題上出力,以安撫雙邊關係。
宋文笛說,無論裴洛西訪不訪台,只要台灣操作得當,仍可能得到正面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