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列為「瀕危」的諾氏鷸,過境台南沿海,連續四年來台度冬,數量通常是一隻,推測同一隻的可能性很高。台南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潘致遠表示,諾氏鷸全球總數不到兩千隻,比國際珍稀鳥禽黑面琵鷺還少,成為鳥友追逐的焦點。
諾氏鷸主要分布於鄂霍次克海沿岸,根據國際鳥盟在二0一六年的調查報告,諾氏鷸在全球的數量估計在一千至兩千隻,在世界自然保育聯盟紅皮書列為「瀕危」等級,台灣為第一級瀕臨絕種的保育類野生動物。
諾氏鷸又稱小青腳鷸,與青足鷸的外形相似,其主要特徵是嘴粗黑色、微上翹,喙基部闊大而厚實,色微黃,末端黑色,腳較短呈黃色,個體比青足鷸稍矮,常單獨或兩、三隻在灘地涉水覓食,以魚、蝦、蟹、螺及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混雜在鷸鴴科候鳥族群之中,很難分辨其身分。
潘致遠指出,目前正值冬候鳥季,台南沿海不難發現數以千計的鷸鴴科候鳥,一隻諾氏鷸混雜在鷸鴴科族群之中,以單筒望遠鏡找了快一小時才找到,十分費功夫。諾氏鷸是二0一六年起在將軍區濕地被發現,今年是連續第四年來台度冬,數量通常是一隻,推測同一隻的可能性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