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台灣老年人口已突破總人口的14%,正式邁入高齡社會。活得長也活得好,是當前各界重視的議題,高雄市在最新的雜誌民調中,社福力躍居六都第一,衛生局長黃志中說,因應高齡化,市府更跨局處合作,以公共衛生「三段五級」預防概念,舉辦講座、主動介入關懷等,盼結合家庭、社區及政策面,持續落實長照在地安老與弱勢族群扶助,伴長輩身心安心健康。
根據研究顯示,不少長輩在老化過程中,面臨環境、人際上的變動及身體機能的衰退,易產生孤寂感影響生活品質;衛生局以預防醫學「三段五級」預防概念,持續積極推動城市長者心理健康。
「初段預防-健康促進」:由各區社區心衛中心定期推出「心靈好厝邊」健康活動、講座,以及38區衛生所也共同辦理心理健康促進活動、以及心靈地圖心理衛生資源與1925安心小卡諮詢管道提供等。
「次段預防-早期發現」:整合社會局、民政局、醫療專業等跨網絡合作模式針對久病、失能、獨居、中低收入戶等長輩,進行憂鬱症篩檢,早期發掘潛在個案,以建議尋求心理或精神醫療的專業評估及協助,截至111年7月底共計38,158名長輩進行憂鬱症篩檢服務,並藉由憂鬱症篩檢服務,提早發現患者、早期轉介治療395人次。
「三段預防-專業醫療與追蹤」,針對通報個案追蹤關懷及治療,依需求提供資源轉介以及適切處遇協助復原。
衛生局說,「家庭支持」與「社區協力」是高齡長者的精神慰藉,友善社區、社會關懷以及接觸,為長者建立社交網絡支撐健康心靈的重要支點。家人、鄰居及社區居民對長輩們,可以「三多」表示關懷:「多點關心、多些陪伴、多用心聆聽」,對於長輩們而言,就是心理力量最好的良藥。
黃志中局長建議,家中長輩可依身體條件和興趣愛好,利用銀髮健身俱樂部、關懷據點,或參與社區講座課程學習新知識,也可外出旅行、舞蹈及下棋等活動舒展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