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專欄〉肌少症-3

■吳重達

SARC-F問卷做完後,若懷疑可能有肌少症時,就做下列測試。

先做肌力測試。1.握力測試(Grip strength)。這是個簡單、便宜的方法,在門診就可完成。握力與身體其他部門的力道大致相關,因此可取代其他更複雜的肌力測試法。握力與病人預後有強烈的正相關。握力差者住院天數較長,生活功能與品質不佳,死亡率也較高。2.由坐椅站起來(The chair stand test),測大腿的股四頭肌肌力與耐力(endurance)。病人只靠腿力由坐著的椅子自行站起,不得使用雙手幫忙。連續做5次,測量花多少時間完成。另一方法是看30秒內可以站起來幾次。這也是在門診就可完成的簡單、有效測試法。

再來是測肌肉量(Muscle Quantity)。可以做全身骨骼肌肌肉量(Total body Skeletal Muscle Mass, SMM);四肢骨骼肌肌肉量(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ASM);也可做特定肌肉或特定身體部位肌肉的橫切面面積。

非侵犯性的肌肉量最佳測試工具是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不過,低肌肉量的判斷標準尚未有很好的共識。它們是高價檢查,電腦斷層掃描更有輻射暴露的疑慮。雙能量X射線吸收儀(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或生物電阻抗分析(bioele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 BIA)較簡易、便宜、安全,但可惜的是精準性相對不足。

國家衛生研究院建議使用四肢骨骼肌肉量除以身高平方(appendicular muscle mass/squared height, ASM/ht2),這個經過校正的方法來做華人肌肉量的檢測方法。

小腿圍常被用來預測老年人的身體功能與存活率,EWGSOP將其切點或截斷標準(cut-off point)定在低於31公分。在台灣各家標準不一,有用33公分,也有以34公分為準者。當真的沒有任何測試工具時,是可以用量小腿圍暫代,做初步篩選;不能,也不宜將它用為測肌肉量的唯一或標準方法。

(作者∕台南奇美醫學中心骨科顧問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