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電子耳重聲 補助空間仍大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61歲的張先生自30歲起就因為家族病史和耳鳴讓聽力不斷下降,13年前植入電子耳,不僅重返有聲之路,也重拾年少想望成為音響玩家。且在發現母親和弟弟的聽力下降,一家3口也都共享著電子耳帶來的喜悅。

據衛福部統計,截至今年6月國內罹患重度或極重度聽覺機能障礙者約為2萬754人,但使用人工電子耳植入人數,比例仍顯偏低。

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表示,聽力受損是造成失智症的重要因素之一,但65歲以上長者並沒有人工電子耳的補助,在預防上仍有許多努力空間。

林口長庚耳鼻喉部喉科主任李立昂醫師表示,自己也是在聽不到患者說話時才發現自己聽損,因此在去年接受電子耳手術,讓他完全恢復了自信與無法言喻的喜悅。除了繼續以醫術造福患者之外,也不時用自己的經歷建立患者面對疾病的勇氣。

長庚醫院耳鼻喉部前耳科主任吳哲民教授表示,根據個人近800例的個案追蹤研究統計,語後失聰的成人植入者,術後聽知覺表現多有顯著改善,一般在術後3-6個月即可看出成效,較學語前兒童更快速,因此吳醫師認為成人植入有相當大的努力和推廣的空間。

觀察現今全球聽力學趨勢,已優化人工耳蝸植入者年齡與聽力損失範圍標準,高雄長庚醫院耳鼻喉部醫師黃仲鋒表示,以日韓為例,若雙側裸耳PTA大於70分貝,且配戴助聽器3個月後言語辨識分數低於50%者,則建議植入電子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