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天籟嘹亮的明池

文/攝影 徐絹單

遠離塵囂,來到譽有「北橫明珠」的明池,群山環繞,高山湖泊獨攬一池翠色,像出水的青汁與綠樹交融輝映。園方於池中植入枯木為筆,呼應四周聳立的殘木,形擬硯臺的大池寬容天光雲影,別具空靈仙逸之姿。

園區裡水杉翠綠,竹影綽約,平坦好走。靜石園區的石庭仿禪宗手法,耙梳砂礫形成盪漾的水紋,頗有日本林園侘寂之美。這些圖紋的維持不易,隨時會因風雨或落葉,甚至不安分的遊客而失去原味。我們在此席坐無語,讓清風相伴,享受短暫的美好。而利用天然地形築成的水琴窟,水聲涓滴入甕,回音不絕,洞內陰涼濕漉,取其靜心,更宜聽水養性。

在潮濕涼爽的森林裡,高大俊美的柳杉林立,蕈菇、地衣依附而生。架高的木棧道底下蕨類成海,二公頃的蕨園裡有多達十八科,三十屬,五十多種的蕨類植物,腎蕨、裏白、栗蕨……,族繁不勝枚舉,龐大數字裡隱含豐富的生態密碼,是值得深入探索的林間教室。

有樹的地方就有蟬叫,有水的地方就有蛙鳴。夏天來到明池,宛如置身國家級的歌劇院,天籟之音撼動心弦。入夜後,「ㄍㄨㄚ啊—ㄍㄨㄚ啊」聲起,這是莫氏樹蛙用閩南語喊著冷啊冷啊,牠翡翠色的胴體,徐徐膨脹的鳴囊,拉著體內的風琴,將空氣來回往聲帶推擠,與天地產生共鳴;而大方的腹斑蛙,一聲聲給—給—給,以山東人的豪邁群起回應。入夜後,熱鬧的蛙鳴合奏,自然的帶人進入甜美的夢鄉。

蟬聲和鳥啼是林間最準時的鬧鐘,晨曦微亮,就喚人起床了。活潑的藪鳥夫妻發出「嘰啾~嘰啾~」或是「啾啾啾」的二重唱;白耳畫眉「飛、飛、飛回—」婉轉鳴唱,梳著龐克頭的冠羽畫眉則以「吐米酒」發出醉人的合唱。樹冠叢裡不知名的金曲歌手駐唱,清亮圓潤的啁啾聲,讓山林的清晨愈發曼妙盎然。

在明池,夏天的生肖是屬蟬的。蟬群傾聲鳴唱,成為園區最磅礡的音源。〈童年〉歌詞裡聲聲叫著夏天的「知了」,在樹林間引吭高歌,是昆蟲界的聲樂家。三大男高音的帕華洛帝,唱的是九個高音C,而這些雄蟬向前或左右扭動腹部,振盪兩側鼓室,發出一連串的絕色妙韻,鳴唱的則是求愛的高音。

體型碩大的熊蟬,甕—甕—甕,好似一圈圈劃破氣流的雷達聲;中型的騷蟬,則是拉著低音警報。只要領頭的雄蟬一出聲,群蟬互相應和,滋—滋—結—結—蝦—蝦,此起彼落不絕於耳,就像來了整團的聲樂家,拉開喉嚨,以夏天的高亢激昂,狂野震耳,響徹在山谷裡。

鳥鳴山更幽,蟬噪心愈靜。嘹亮的天籟之音譜成令人難以忘懷的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