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郭瀅瀅
陳建宇/簡介
陳建宇,筆名石秀淨名。一九五九年生,雲林縣人。自幼為追尋生命的答案,惶惶不可終日,雖僅高中肄業,已遍閱儒釋道三家經典與西方哲學,喜歡寫詩。文學著作有《陳建宇詩集》、《問津》、《一絲天真可以換取》,禪修著作有《步步人生步步禪》、《麗江到瀘沽湖畔的八堂課》、《牽騎心牛》、《原味覺醒》、《道上的智慧金塊》等,現為「中華民國新詩學會」常務監事、《人間魚詩生活誌》副社長,也是「中華民國人生禪學會」創會會長。
〈十隻鳥〉
鳥一
無極的聆聽者
死亡,葉子離枝?
鳥二
空中
不確定的
心
鳥三
飛翔是主
至少接近 主
許是一種祈禱?
鳥四
跟著死亡
飛
鳥五
天羅之
地網之
風乾之
雨淋之
鳥六
不擔心 明天的糧食
鳥七
內在之聲,淡
淡出鳥來
一種光之飛翔
鳥八
鳥飛過 直覺 反射
天空著 黃昏 黎明
鳥九
飛翔是創造之一
絕非需求之一
飛翔乃純粹之美
卻不是善之匱乏
準此
鳥
還想還要
能想能要什麼嗎?
鳥十
以色見
以音聲求
貧無棲息之地
另外,有一種癖好
我不告訴你
〈愛十一行〉
我回來了!愛
在妳平靜的心裡
凝視,合一,當我們,成為我
誰引光明入身,彩虹是空是色
就這樣現起,摺一隻紙船緩緩
從童年那端,誰是我?無聲的
在妳微笑的,心裡飄來……
帶著妳,妳的一些徵兆時光的
賊,韻味,主的日子妳不停的
側身步入,在每一變化當我們
凝視,合一,成為我……
他的目光炯炯有神,一股凜然而靜定的氣息,彷彿始終能以清明的姿態行走於生命的道路,不受外在的擾動。來自雲林縣北港鎮、生於1959年的石秀淨名(本名陳建宇),是一位有過6000弟子的禪師,也是一位特立獨行的詩人,曾榮獲「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中國文藝獎章」等獎項,現為「中華民國新詩學會」常務監事、《人間魚詩生活誌》副社長,也是「中華民國人生禪學會」創會會長。
在戒嚴時代下成長的他,世界對他而言曾龐大而具壓迫性,外在的一切彷彿被一雙無形的手掌控與主宰著。在對世界充滿困惑下,他埋首於書海,吞食與反芻每一個字,渴望能在字裡行間找到生命的答案。文學,從此進入了他的生命,滋養了他年少卻早熟而蒼白的心靈。寫詩的天賦,也在其中萌芽。
煙與浪,是寫詩的起點
就讀北港高中時,他以當時最盛行的體裁「散文」,寫下自己的對生活的感知,並在末端附上「歌詞」,名為〈煙與浪〉。雖然內容是關於有一天能學會作曲的幻想,而回顧起來,卻也描寫出了自年少就深植於心中的生命觀:「一個人的生命要像煙般飄渺,而他的行動力應該像浪一般雄勁。」他將散文連同「歌詞」投稿校刊,沒想到校刊刪除了散文,只刊出了〈煙與浪〉,並編排在「新詩」的欄目裡。在對「新詩」仍缺乏認識的當時,新詩的大門卻主動為他敞開,他熱衷投入創作,並以「煙浪」為筆名,持續發表散文與新詩,也成為校刊的主編與社長。
不被文字豢養,
走進追尋生命意義的道路
在文學創作上,他如一顆明亮而獨自發光的星,而他的求學過程並不順利。不僅曾在課堂上舉手發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因而被老師認為不敬、被記了大過以外,高三那年,他許多科目的成績不及格,也拒絕在填鴨式的教育下背誦答案補考。在同學紛紛為畢業而慶賀或升學的當時,他「選擇被留級」,最後沒有拿到高中文憑,從此,生存對他而言,是比別人艱難的考驗。沒有高中學歷的他,先後當過皮料的搬運工、藥廠的基層工人、佛教出版社的最低職務等。而看似貧瘠的土壤,卻也是鍛鍊心靈力量的沃土,不僅讓曾經抱持虛無主義、「想在路邊當街友」的他扎根於腳下的世界,也深化了內心對生命的體悟。他持續寫詩,即使年紀輕輕就在詩壇成名,卻不願被文字豢養,並走入追尋生命意義的道路上,研讀佛經、道藏、佛藏、東西方哲學,於1990年創立了「人生禪」,將禪的智慧與自身對真理的體會,教導學生落實於現代生活。
〈十隻鳥〉:
對真理不同面向的體悟
在學生眼裡,他是一位嚴厲而直截,具洞悉力又充滿創造力的心靈導師,彷彿只要一被他具穿透力的目光掃過,內心的秘密便無所遁形。而融合在他生命氣質裡的,是感性與浪漫,他年少的詩作經常帶有抒情性、反映了對「美」的追尋與嚮往;青年時的他,則以宏大的生命觀、本質觀為底蘊,並以〈十隻鳥〉一詩,獲兩大報其一之文學新詩獎優勝、獲頒首獎外的最高獎金,與詩人冰心詩作一同刊出。他對名利始終淡泊,頒獎的確切單位也不記得了,而問他至今創作過最喜歡,若能選擇一首流傳於後世的詩,他選擇的仍是那首三十歲左右寫成的〈十隻鳥〉:「直到今天,我仍然沒有辦法改動它任何一個字。那是我一直以來對生命意義的追尋,在一定程度裡,我認為我掌握了某種可能性,某一種『知道』,例如對禪的體會、對心性的體會,所寫出來的」、「我的生命終於不會是自甘其小,被這個世界、被別人宰制、在不平等的關係裡受苦,我解除我心中的苦難與『這個世界大於我』的那種欺壓性,所寫出來的一首詩」,〈十隻鳥〉裡的每一隻鳥,都是他對真理某一個面向的深刻體悟。
生命的真相,
不在結構與脈絡裡
而如今,他更是放下了過往追尋的美學包袱,讀他的詩作,總會感覺詩人在創作時的率性與奔放,詩行裡展現了當下的隨機性與偶然性,且經常沒有固定的章法與形式,一如禪的真諦,一切始終不在定局與框架之內,而在念頭的流動間,便照見了存在的本質。除了詩,石秀淨名也寫小說,而詩揭發了存在的內核,小說則是反映存在的表象,兩者都指向了深邃的形上意義與永恆本體,即使在流暢與成熟的筆觸下窺見了詩人生命的厚度與歲月的痕跡,卻也映現出了一顆最為純粹、潔淨的心。而作為一個禪者與詩人,他悟出了感知一切的心,既存在於當下的片刻,又無所不在並超越了時間,因而他經常打破線性的敘事結構,畢竟,生命的真相不在有限的時間性裡:「結構與脈絡,讓人離開了生命的當下。」
在時代的變革下,
做出必要的行動
透視了生命本質與現象虛無的他,生活上也彷彿逆行於時代,身上幾乎沒有資本主義的影子,經常是穿著同一件單薄的外套、同一雙古舊的鞋子、拎著同一個因買書而被贈予的帆布袋。除了維繫生存所需外,書本是他唯一的消費。當問到對於網路科技時代下的資訊碎片化、圖像的閱讀多於文字,現代詩因為網路詩社興起所面臨的危機,他是否感傷?他說:「我比較在意科技的方便,所形塑出的生命淺薄化,人類心智無法深廣的集體走向與結局。」然而他不停留在個人性的無奈感受裡,「與其哀傷,不如做出必要的行動」,在視覺圖像盛行的當前,他便在人間魚詩社提倡「詩電影」的拍攝,為詩尋找另一種被認識的途徑:「生命是枯燥乏味的,創作再創作,我認為很有趣,為什麼不行?」詩人如他,禪者如他,面對外在世界與認知模式的重複性,總以遊戲而打破常規的心,顛覆規範並開拓新的可能。
「我來了,我走了」
走過與跨越了曾經蒼白而受苦的歲月,自谷底翻飛的他,也為顛沛的生命樣態發聲,曾以〈L說〉一詩描寫原住民被殖民與被城市窄化,離開了源頭的流離失所:「我到處死掉∕如一枚一枚黃葉,落下∕如下水道的老鼠,一隻」、「有個字∕浮現在意識之海,而我∕一再抵達短暫的,生命∕有個字∕而我勢必∕勢必不再抵達」。而詩作當中,竟也使用了年少寫詩的起點——煙與浪的意象:「是你或者我∕一切究竟是煙是浪∕那個起初,有過的∕筆名,曾經遺忘」。也許過往歲月是不在日常意識可及處的殘影,在詩人創作的當下仍不時以半透明的姿態現形,隱隱地攪動著思緒,而即使擁有對生命超越性的體認,寬廣的心也能與貧弱的生命、失根的心靈共振著,不論它們來自於過往的自我或現在的他者,一切都融合於生命的無形與有形向度中。一如問起他若想寫下一句話留給世界,會是什麼?他說:「我來了,我走了,煙與浪。煙般飄渺,浪般雄勁。我存在了,我行動了,我消失了。」詩人彷彿廣闊而深邃的海,雄勁地拍打靜止的礁岩,所濺起的浪花,就是他的詩句,在靈光升起的當下又歸於無,回到轉瞬間便消逝而融於無形的,一抹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