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市環保局十日召開空氣污染防制座談會,邀集專家學者、公民團體及中鋼、台電、中油、台塑等產業代表,說明今年環保局空污改善措施,探討「2050淨零排放目標」及「空氣污染防制議題」,與會人士肯定環保局針對空品改善之努力,並提出未來針對臭氧8小時、高雄港柴油機具及高風險潛勢區進行下階段措施擬定。
環保局除表示感謝各方建言並表示,根據環保署監測數據顯示,本市臭氧8小時已逐年改善,今年臭氧8小時平均濃度為43 ppb,較去年同期(44.6 ppb),改善3.6%,後續也將擬定揮發性有機物(VOC)管制策略,加強管制。
今年10月公告第二期(高雄港)空品維護區,管制大貨車(含曳引車)須有二年內排氣檢驗合格,另要求港區散裝貨品於裝卸過程中需使用複合式防制措施、遮蔽式裝卸運輸、架設防塵網等防制措施,減少逸散污染,後續將持續與港區合作推動機具電動化等改善措施。
另針對有害空氣污染物高風險潛勢區,本市於臨海及林園特殊性工業區設置16個測站,並於大社工業區設置三條傅立葉轉換紅外光譜儀,隨時監測有害空氣污染物排放,並要求業者立即改善。
為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高雄市訂定「淨零城市管理自治條例(草案)」,以能源、產業、生活、社會四大轉型措施為架構,推出18項具體策略,落實淨零行動。能源轉型主要重點為太陽光電建置、大戶創電、園區綠電及綠色產業,產業轉型重點為碳盤查、落實減碳及增量抵換,生活轉型重點為建築能效揭露、電動運具、捷運獎勵、低碳規劃、有機農業及低碳淨零社區,社會轉型重點為企業社會責任、淨零教育及公民參與。而建構完善的氣候法制基礎最主要目的是為了引導民眾行為改變,因此自治條例(草案)內容中著重民眾日常生活的改變並全面性納入。
根據環保署監測數據顯示,高雄市今年AQI≦100比例87.5%、PM2.5手動測站濃度15.6μg/m3,環保局長張瑞琿強調,空氣品質雖逐年改善,AQI≦100比例邁向三年突破8成且PM2.5手動測站濃度達15.6μg/m3,歷史最佳,但環保局不會鬆懈,今年度對於環保團體關心的大社、小港、林園及大寮區,依其工業區產業特性安排深度稽查,要求廠商立即改善,並藉由學者專家進場輔導,徹底改善降低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