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他鄉是故鄉

■鄭芳祥

帶著一家大小和金門珠山聚落的民宿老闆娘辭行,在旁的移工也以流利國語殷勤的招呼著。閒聊幾句後才知道,原來老闆娘是臺南人,已來金門經營民宿、小商店好長一段時間。而移工則已來臺數年,或明或暗的做過不少工作了。我們旅居金門的早晨,都從拉開門閂時的嘎嘎聲響、公媽廳裡的油條、鹹粥開始。這就是金門好玩的地方,就連住宿都充滿趣味。

當然,這只是美麗金門的起點。我們欣賞金門落番客在南洋、東洋打拚,由一點一滴僑匯聚沙成塔後所建,一幢幢巍峨洋樓、一間間雅緻古厝。登上洋樓遠望,公園、大海盡收眼底,能住在這兒著實令人欣羨。只是不知當時獨上高樓,後悔莫及、望眼欲穿的,是不是正是那留在家的人。另一頭,滄海、明珠正在古厝聚落的學堂門外,一心出洋的學子們咬著筆桿,搖頭晃腦、苦思不得時,是否又能得江山之助呢?

太武山腳下,一面是廣袤的綠野平疇與海峽對岸,一面則是來自大陸各地英勇將士的長眠之所。小兒興奮地數算著,究竟總共有多少墓碑,又有幾人和我們一樣來自臺灣。我充當主祭,領著眾人向紀念碑行禮致敬。其實,不論來自臺灣、福建、四川,或是其他各個地方,有著這些離鄉的人保衛著異鄉金門、臺灣,我們才有今日這隻在臺灣海峽飛舞著的和平彩蝶。

金門出洋客帶著「番仔餅」回家,遠遠望見岸上寶塔指引方向,路口風獅爺則是笑呵呵的歡迎著。進了家門,在公媽廳裡上香祝禱,分享南洋見聞,之後蓋洋樓、起大厝。他們不甘於錦衣夜行,把對家鄉現代化的想像,銘刻在華洋混合樓宇的每個細節裡。我們一家則帶著貢糖、麻花捲,和許多難忘的驚喜與想念,依依不捨的上了飛機回到臺灣。那麼,東南亞、臺灣各地在金門打拼的異鄉人,又會帶著什麼回家呢?又或者是,鄉愁早已被海浪撫平,他鄉成了故鄉,是機遇之地亦是歸休之所,正如當年落番不歸的人們一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