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趨緩之際,下一個威脅卻逐步浮現。美國CDC報告指出COVID-19疫後抗生素抗藥性細菌比例增加,世界衛生組織 (WHO)更警示「恐將無藥可醫」。台灣三大感染症學會16日呼籲,根據疾管署最新統計,全球部分感染菌株抗藥性比例已達九成,若抗生素的抗藥性問題無法解決,台灣到2050年每5人將有1人因抗藥性細菌感染而死亡。
美國CDC今年6月示警,COVID-19疫後,因重症患者使用抗生素比例提高,導致抗藥性細菌比例增加。世界衛生組織 (WHO)也在今年11月的「世界抗生素週」強調主題「一同預防抗微生物製劑抗藥性Preventing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Together」,強調「今天不行動,我們將無藥可醫」。
台灣衛福部疾病管制署聯合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及台灣感染管制學會宣導合理使用抗生素。署長周志浩呼籲醫療端跨科合作抗生素優化使用;民眾端強化「四不一要」,包含「不」主動要求抗生素、「不」隨便自己買抗生素吃、「不」吃他人的抗生素、「不」要隨便停藥、「要」遵守醫囑使用抗生素。
面對抗藥性危機 人才、新藥不可缺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王鶴健指出,COVID-19患者若再合併抗藥性細菌感染,將延長3至5倍的住院時間,感染機率與死亡機率都會升高。疾管署醫院感染管制與抗藥性監測系統(THAS)2022年第一季監測報告顯示,加護病房患者病原體檢驗報告中,部分細菌抗藥性比例激增至9成。若抗生素抗藥性問題持續延燒,2050年台灣每5人恐將有一人因抗藥性細菌感染而死亡。
對此,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表示,施行抗生素管理及感染管制措施,可有效減少18%抗藥性細菌導致的死亡。這些措施仰賴感染科醫師介入。然而「台灣的感染科快要無人可用!」,過半區域醫院僅有一位感染科醫師,且感染症專科醫師報考人數逐年下滑,去年僅剩20位,連10年前的一半都不到,出現嚴重人才荒。解決之道有賴健保訂定「醫療機構感染管制作業及抗生素管理」納入給付項目,增加誘因。
破除抗生素三大迷思 「四不一要」
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陳宜君也表示,台大觀察到新冠疫情以來,收治合併癌症等重症確診病患因用藥複雜,導致重症病房的抗藥性細菌感染增加。她提醒民眾應破除對抗生素使用的三大迷思,包括「發燒不一定是感染」、「感染不一定是細菌感染」、「抗生素只是抗微生物製劑的一部分,不同的感染類型需使用不同的藥物治療」,呼籲結合感染管制以及抗生素管理,才能化解抗藥性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