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咖啡‧色‧物語〉黃昏到不了的地方

 文/離畢華 圖/盧兆琦

從家裡來,開車也不過十幾分鐘,經過笹塚二丁目、北澤區,經過代代木大山公園,穿街過巷走走停停,看看。在向晚時分,午茶時間已過,晚餐時刻未到,走到這家店門口,看著門口張貼的各式訊息。

該是深秋還是初冬呢?如果說是秋,該不用圈上圍巾,若說是冬,該換一件比較厚一點的外套,氣候一亂,服裝也亂了套,總之,在灰撲撲的街上走一段路身上也微微的氤氳了一些熱氣。歇歇腿吧。「灰撲撲」是心理感覺,其實一條街尚有野菜店、全家、自助洗衣店、麵包店、服裝店、炸物熟食店、什麼什麼塾之類的……生活機能性的店家;當然也有幾家北澤風格滿座年輕人的咖啡店,這些街道是那麼的日式凡常,卻又感到龐大的陌生。這時亮不亮燈都有點不合時宜,原本就透出白光的便利商店是那麼理所當然地白天著。

放縱心眼四處溜達,越逛越冷。

只有這家PUBLIC HOUSE燈火輝煌,對比街上靜穆的氣氛,冷暖色調調得恰好。只是室內有點悶熱,脫下夾克還覺得空氣稀薄,便要求移到室外座。室外座就是路邊,路邊就像法國街道上小咖啡店的路邊,不是人行道也不是馬路,只是在約定俗成的區域排上一列桌椅,小小的易於收闔的小圓桌和椅子。我們在椅子上坐定,飲料便送上來了。

這個民族日常穿著的服飾顏色慣以黑灰白搭配,樣式偏歐式剪裁的歐陸風格,很大氣。艷彩色的服裝不是沒有,畢竟這裡是澀谷區。只是他們對色彩、配色等等的定義根本性的相異於亞熱帶的國度。因此從身邊熙熙然來攘攘然往的男女,各個木著一張臉往各自的前方走去,像伸展台上為了掩飾被注目的緊張感而裝出酷酷的表情的模特兒一般。只是這處所是一段沒有光影的街道,因為對街便是代代木上原電車站,一層又一層往上堆疊的站體,面無表情的龐大,像一個巨人蹲伏一側,默默地注視這個慣於緘默或細聲交談的人間,端詳往來人群,和列車頻繁進出站發出某種獸類低狺的聲音,似乎只有她收納並懂得所有列車行動時掀起的風聲和過往行人的心事。因為她的龐大,所以覷著各個角度想要穿過她身上任何一個隙縫的夕陽也無法洩漏一絲絲的天光。因此詭譎氣氛密密實實的籠罩下來,整條街逐漸暗去,暗去。到處便逐次亮起不知趣的燈火。

這杯因為剛到時體溫稍高而破例點選的冰拿鐵,這時喝起來,沒有一點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