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消基會12日指出,收到民眾投訴,拆開「脈優」5毫克藥錠竟發現一根細鐵線,且調查3年來食藥署僅有56起藥品瑕疵回收事件,呼籲政府正視製藥品管問題。
消基會董事侯勝博指出,過去3年內共發生56起藥品因瑕疵而回收的事件,包含致癌不純物、異物雜質、變色、含水量過高,甚至夾有毛髮等的情況,讓人對藥品生產環境不禁捏一把汗。
對於消費者為了治病或救命而用藥,藥物發生異常,會嚴重打擊用藥信心。要求衛福部應正視藥品品質管理與下架回收機制,確保用藥消費者的安全。對於已發現的不良藥品,除公告提醒民眾停用及命廠商下架回收外,也要建立公開透明方式,公告回收情形,並透過醫療院所及藥局,主動通使用者不良藥品下架回收的訊息。
對此,食藥署回應,台灣藥品回收比例和國外相比並沒有特別高,相較美國每年甚至可能多達上百件,近年藥品瑕疵回收事件大約都在40至50件左右,大概都是廠商主動通報或地方衛生單位稽查發現。
食藥署表示,藥品有瑕疵是全球製藥廠商都會面臨的問題,並不是說回收事件多,就代表製藥品質不好,這也更凸顯查核的重要性,因為台灣有完善的廠商或衛生單位回收通報機制,才能找出瑕疵品;至於降低藥品瑕疵風險,會持續要求廠商符合藥品生產品質。